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规范学习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规范学习指的是学生获得一定的规范认识,并努力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起内部的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

规范学习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现实规范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已有的规范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1。

具体内容规范学习是既包括规范的认知学习,也包括规范的情感学习和行为方式学习。具体而言,规范学习的认知学习指的是对规范意义与内容的学习,获得规范的相关知识,形成规范理念和规范认知能力;而对于规范的情感学习,则是指形成与规范相一致的情感体验与需要状态;规范的行为方式学习,则是指通过规范操作性经验的积累,获得与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

规范学习的主要特点:

主要有3个特点:

(1)情感性

规范学习区别于其他学习的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感性。在规范学习中,情感的渗透过程在认知学习和行为方式学习的所有方面,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规范的内化。没有情感体验相伴的规范认知是僵化的,没有任何的导向功能;没有情感驱动的规范行为是机械被动且盲目的,失去的规范的本来意义。

(2)约束性

规范不仅会约束学生的认知与评价,还会约束学生的行为方式。虽然不同群体与社会的规范会有所不同,但从其性质上来说,主要是倡导性规范与禁止性规范两种。

倡导性规范重在唤起个体的某种精神力量,激发起某种强烈的行为动机,促使其产生某种行为。禁止性规范重在制约个体不合理的欲望与冲动,已制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现代教育研究、心理研究都证明规范学习的约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受动性相结合的体现。

(3)延迟性

规范学习的目的在于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规范行为的养成是在社交活动中,经过教育、训练而成的,他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且具有不同的阶段与层次。有学者曾将规范行为的学习分为模仿、依从、遵从、服从、自控、习惯和乐为七个阶段。这些便能说明规范学习效果的显现需要长时间,具有延迟性1。

规范学习的作用规范学习是青少年社会性学习的核心,是提高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根本途径。

规范学习有助于青少年良好品德和性格的构建

良好品德和性格是在一定的先天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在规范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规范学习,青少年不能了解和掌握各种规范,不能产生履行规范的需要和动机,不能产生规范行为和获得规范行为的动机体验,便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与性格。

规范学习有助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实现

社会化对青少年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主要包括个性的发展、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角色的获得三个方面。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社会角色的获得,都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进行规范学习。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学习特定的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规范和行为模式,这些都需要通过规范学习来实现。

规范学习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是一种社会规范的适应,社会对于个体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为个体制定一套规范系统,一套如何与他人相处的规则与准则。这套系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更新。青少年只有通过社会规范的学习,内化规范系统,指导自己的行为,达到良好的适应水平,才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玮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