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就是根据心理学、社会学及犯罪学等多门学科已形成的对犯罪现象的认识,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心理痕迹及被害人的生活轨迹等进行分析进而刻画犯罪人最有可能具有的特征侦查行为。
概述犯罪心理画像是一个引进的术语,除了这种译法外,到目前为止还有数种译法,如“犯罪人特征描述”及“犯罪人心理画像”等等。此外,对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解,也有多种说法。根据坎特的定义,心理画像是根据对犯罪和犯罪现场仔细的、行为方面的勘察,获得有关犯罪人人格和生活方式的线索,通常是指对未知的犯罪人的家庭情况、职业和性格的精确预测1。
犯罪现场是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特定空间。无论是侦察人员,还是犯罪人,都吧犯罪现场看成至关重要的场所。一些预谋型的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之前,就已经对犯罪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并设计处在现场的种种活动;也有些犯罪人是临时起意。虽然事先无计划,但在作案过程中也尽可能地不在现场留下自己的活动痕迹。然而,犯罪活动必然发生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是针对特定的对象,通过某种手段或工具达成其追求犯罪的目标,因此,即使犯罪人尽量不在现场留下可提取的物质痕迹,也必然会留下其心理活动的痕迹。犯罪心理画像就是根据心理学、社会学及犯罪学等多门学科已形成的对犯罪现象的认识,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心理痕迹及被害人的生活轨迹等进行分析进而刻画犯罪人最有可能具有的特征侦查行为。
犯罪心理画像研究方法问题在犯罪心理画像领域,人们较认可的具有科学性的方法是坎特的侦查心理学。坎特的早期研究,和FBI实施的研究相比,运用了更为科学的方法,主要依据大量的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案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然而,安斯沃斯之处,即使是这种研究方法,任然不能保证在此领域内提出一种确定性的认识。研究方法种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2:
研究数据不可靠。首先,基于各种原因,有些案件的被害人根本不报案。例如,在一起系列的轮奸案件中,两名犯罪人先后被抓获,根据他们的交代,他们所物色的对象主要是从学校放学回家的十几岁的女学生,作案范围较广,作案共有十几次。然而,他们的被害人几乎无人报案。这种情况自然会导致对此类案件的被害人特征分析不全面。
其次,即使被害人报了案,也未必可以确定,警察对犯罪的时间、地点以及犯罪情节的记录都是准确的。关于证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情绪性时间中,证人、被害人往往会提出错误的信息。有学者指出,这些错误包括证人的因素和事件因素。目击证人的自信,是前一种因素的例子,然而,其他的变量也可能是相关的。所有这些因素对个体关于一个事件的记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来说,都可能会有一些意义3。
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以统计的方式进行的研究,其结果一般都是以相关性、显著性差异等来表达的,在这种表达式中,概率有着重要的地位。概率意味着不同程度的可能性,概率值大,则可能性大,概率值晓,则可能性小。在刑事侦察活动中,我们很难确定何种概率是可信的,有时,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侦查人员也必须展开调查。相反,较大的概率未必就是可信的。不管怎样,概率表达的,就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运用于犯罪心理画像的相关理论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对应关系人的异常行为与心理变态
心理画像人员参与分析的犯罪案件,以系列发生的案件居多。这些系列案件通常是指性心理异常的杀人案件,即俗称的连环色情杀人案,同时,随着心理画像应用犯罪的扩展,也包括系列抢劫杀人案、系列纵火案件等。那些性心理异常的杀人案件以及纵火案件,犯罪人往往具有某种类型的精神障碍,如人格障碍或性心理障碍。具有精神障碍的犯罪人,在某种病理性需要的驱使下,持续重复同类犯罪行为。根据对实际发生的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病理性需要的驱使下,会表现出不同于常态犯罪特点。
行为与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其独特人格的反映。例如,冲动型性格的人,常常行事鲁莽,不考虑行为后果;立志型性格的人,行为有计划性了具有偏执型性格的人。易与人发生冲突,行为刻板固执。心理画像人员在进行特征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审视犯罪现场照片上的细微之处和尸体解剖报告,全面充分地了解犯罪现场的环境因素与行为痕迹,详细调查证人及被害人的生活背景及案发时的行为及心理感受,就有可能从现场及犯罪行为人的细节中推测犯罪人作案前和作案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
精神分析理论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认识,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与其潜意识里受到抑制的记忆、超我中追求惩罚的需求等病态意识与需求有关。心理画像人员一般都很熟悉并信奉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因此,他们在对各种怪异的犯罪行为进行分析时,常常喜欢追溯支配犯罪行为产生的犯罪者的潜意识,以及构成犯罪潜意识的早年所受的心理创伤。他们常常应用精神分析理论,根据犯罪情节的怪异程度,推测出犯罪人过去的经历,作为破案线索。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行为与需要的关系的理解,直接提供了犯罪动机分析的途径和依据。需要满足的缺失导致人的焦虑与内在的不平衡,而这种焦虑或不平衡状态会使个体产生采取行动以释放焦虑或重新获得平衡的动力。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包括盗窃、抢劫、贪污受贿以及杀人、强奸等,是有人格缺陷的个体通过其自认为的低成本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解决需要缺失引起的心理问题的结果。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犯罪可以是出于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动机,然而更多的犯罪则融合了自我实现的成长性动机。
犯罪心理画像的推理方式归纳法归纳的犯罪心理画像,是将基于数据统计而获得的某类犯罪人所共同具有的行为的和人口统计学的特征推论于个体犯罪人。这种推理方法的前提是对同类犯罪人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因此被称为归纳法。特维总结的用来归纳出犯罪人特征的资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已知的并且被监禁的罪犯的研究,包括对罪犯进行的具有临床性质及非临床的面谈。
第二,由心理画像人员所记忆的实际经历。
第三,公共资源,包括大众传媒。
演绎法根据维特的定义,演绎的心理画像,就是解释法庭证据的过程,包括对犯罪现场照片、法医报告以及对个体犯罪被害人的全面研究等的运用。具体地说,心理画像人员通过演绎方法,可以精确地重建具体犯罪现场行为模式,并且从一些具体的、个别的行为模式,推导出犯罪人的情绪、动机等心理特征及人口统计学特征。
适用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应注意的问题犯罪心理画像提供侦察方向而不是证据一些人就人员强调,心理画像应用于侦察活动中,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侦察方向,而不能将分析结果当作证据使用4。显然,心理画像在刑事侦察中的作用不宜夸大,并且,心理画像并非仅仅用于识别犯罪人,而且也具有其他方面的一些作用,如帮助侦查人员理解犯罪人,为询问提供有用的信息等。
谨慎对待分析结果的符合性安斯沃斯指出,在侦察活动中,总是会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心理画像会导致警察对某个确实符合心理画像的个体集中全部的注意力,而不是以无偏见的态度将其作为一个可能的犯罪人2。事实上,警察应当认识到这种事实,即任何一个心理画像的结果,都可能会符合很多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其结果的符合性,仍然只能表明此人有可能是嫌疑人,而不能证明其就是嫌疑人。能够起证明作用的,只能是此嫌疑人与犯罪发生关联的直接证据或一些间接证据。
注意确定之外的不确定性犯罪心理画像研究往往会确定某些具有一致性的特征。事实上,这些一致性的特征,所标明的是一种较高概率的现象。然而,这种较高概率的现象并不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仍然有某些犯罪人的行为与心理特点会不符合这种已经确定的经常会发生的现象。这种确定性之外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心理画像人员以及案件侦察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的。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注意分析现场中的全部信息,善于从中发现异常的、可能使我们做出其他推论的信息。
通过研究提高推测的准确程度具有概率属性的心理画像结论,与实际相符的程度是有高低之分的。对于这种概率性判断而言,“如果我们掌握的情况足够丰富和精确,我们就能给出一个相对精确的判断,如果我们知道的情况很少,我们的推测就难以准确”5。这种统计上的规律性对犯罪心理画像研究的启示,是只有提高心理画像研究的信度与效度,才可以尽可能地保证心理画像人员做出的推测的可靠性。在我国,犯罪心理画像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之上的,即我们已经有了可以借鉴的国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这样,我们的研究就可以以更科学的方法进行。在收集资料和进行数据分析时,尽可能地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全面性,保证统计方法的科学性。此外,在运用相关的理论时,不能只着眼于某种理论,而需要全面考虑相关的理论。只有通过可靠的研究,才能提高与推测的准确性程度。6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