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是用户在对自身需求、社会影响和社交网络技术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使用社交网络服务的意愿,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使用活动的总和1。
目录:
1. 定义
2. 研究意义
3. 主要内容
4. 相关理论
**一.**定义
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是用户在对自身需求、社会影响和社交网络技术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使用社交网络服务的意愿,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使用活动的总和。
社交网络本义是指社会科学中用来研究个人、群体、组织甚至整个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结构(社会单位)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将早起的社会性网络概念引入互联网,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在线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在线社交网络的含义中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四个方面,由于四个字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在线社交网络(SNS)。欧盟关于社会计算的报告研就中将在线社交网络分为即时消息类应用(如MSN、QQ),在线社交类应用(如Facebook、人人网),微博类应用(如Twitter、新浪微博),共享空间等其他类应用3。
在线社交网络的社交结构主要包含关系结构、网络群体与网络信息三个要素。其中社交网络的关系结构是社会个体成员通过社会关系结成的网络系统。个体也称为结点,可以是组织、个人、网络ID等不同的实体或虚拟个体;而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是亲友、动作行为、收发消息等多种关系。基于这些关系,社交网络中的个体组成各种各样的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社交网络中的一个子集,具有虚拟社区内节点之间关联密切,不同虚拟社区的节点间关联稀疏等特点。在上述关系的基础上,社交网络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种信息传递的不断迭代便是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受社交结构和信息传递的影响,个体就某个事件在某个虚拟空间聚合或集中,相互影响、作用、依赖,有目的性地以类似方式进行行动,这便形成了社交网络的群体行为。
**二.**研究意义
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中社会关系维系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与传统的Web应用及信息媒体应用相比,社交网络信息的发布和接收异常简便、迅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各类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信息,人人都有了网络话语权,各类涉及到国计民生的话题和观点可以随时发布,信息一旦发布就能通过“核裂变”的方式传播扩散,期间经过意见领袖的放大作用,促使具有相同观念和诉求的虚拟社区快速形成,并在线下快速组织并发动群众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构成社会动员力。在线社交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虚拟的社交网络和真实社会的交融互动对社会的直接影响也越来越大4。
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调整、思想文化多样、社会矛盾复杂多变的关键转型期,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将有助于解决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同时带来良好的帮助。
三.主要内容
现有对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主要基于两种思路,一是将在线社交网络作为一种特定的信息技术、研究用户对在线社交网络技术的采纳行为、拒绝行为和忠诚行为;二是将在线网络视为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的平台,研究用户使用各种服务和应用表现出的特征与规律。
将在线社交网络作为一种特定的信息技术,研究者将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分为采纳、使用和忠诚等递进层次,并认为采纳是用户发生实际使用行为的前提,而忠诚则是用户对社交网络技术的信任、依赖、承诺以及由此引发的持续使用行为5678。
将在线社交网络视为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的平台,研究者围绕自我呈现、微博发布、搜索、浏览、评论等个体使用行为以及关系建立、内容选择等用户群体互动行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910。
四.相关理论
1.技术接受模型;
2.计划行为理论;
3.期望确认理论;
4.心流体验理论;
5.排队理论。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磊 - 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 - 国家973计划“社交网络分析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基础研究”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