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密度是指生境条件适宜某种群生长的实际单位空间中的种群个体数。1
种群的特征取决于和生境的数量和质量相关的种群数量——生态密度。随着生态密度的增加,野生动物死亡率也增加的类型。同一种群,在不同的两年中,虽然密度一致,但死亡率却不相同,而同一年中两个不同地点密度一致的种群,其死亡率也不一致,原因就在于生态密度存在差异,是不同环境质量作用的结果。2
生态密度过小,不利于集体觅食,抵御兽害,改善小气候和配种繁殖。
概念生态密度是指与环境容纳能力有关的种群数量。它不仅包含种群密度的含义,而且包含环境质量好坏的含义。如果环境条件相同,生态密度高时,种群密度当然较高。但假如种群密度一致时,生境条件如果较差,则环境担负的能力就较差,这样的环境中生态密度是较高的。
因此生态密度过高,包含着种群实际密度过高和环境条件较差二种含义,而生态密度低则意味着种群密度较低和生境条件较好。3
特点单位空间内种群密度往往与个体的体型以及种群所需食物的性质有关:如果物种是草食性的,单位空间内的密度相对肉食性的可以高一些,因为肉食性的物种需要更大的栖息地才能捕捉到足够的猎物。在食性相似的情况下,个体大的物种一般密度较低(个体大的生物所需资源量较大,单位空间内能养活的个体数少);相反,个体小的则密度较高。每个种群在自然界生存,必须要有最起码的个体数(最低基数),这就是种群在某一生境内生存的最小密度;某一生境中能够容纳种群最多的个体数,即为最大密度(饱和密度);当种群处于最适密度时.对种群内个体的生存最为有利。但事实上许多种群并没有占领全部空间,其中部分空间并不适宜种群内的个体居住和活动,因此,我们把种群在实际占有空间上的个体数量称为生态密度。4
种群的增长及生境质量的下降,会增加野生动物的生态密度,并引起动物在行为上产生相应的反映。当动物社群出现明显优势压力时,如进功性增强,占区变小,等级制度明显等,则可能说明生态密度偏高。
生态密度的增高,会导致动物的繁殖率和存活率降低,从而降低生态密度以达到新的平衡。因而繁殖成功与否也是检验生态密度的指标。通常在较低生态密度的情况下,动物的母性行为是较强的,哺乳期也长,并且多半是幼仔主动停止哺乳。而一旦由成年母性动物自动中止哺乳时,则可能说明生态密度偏高。野生动物管理的目标是应该防止出现过高的生态密度。5
研究与运用①相关学者从间混作系统的整体出发,运用生态学原理论述了间混作研究中密度、施肥量、两种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产量的表示方法和总产的计算问题,并运用粗密度、生态密度和标准化产量概念阐明了间混作实占面积与整体面积产量以及总产的计算问题,将行比与作物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更加完整地反映出间混作的空间排列和群体大小。6
②黄河季节性入海径流所携入的淡水、泥沙及营养物质,与渤海海洋环境相互作用,因而形成了黄河口及邻近水域多种经济种类的产卵场和育幼场。然而,近代黄河尾闾不断变化,加上近年来黄河水资源过度利用和上游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断水断流,导致了冲淡水和营养盐来源短缺。研究表明,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渤海,乃至黄海生物资源动态及其可持续性。7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