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为条件反射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认为犯罪行为是特定环境条件与神经系统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于1964年根据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提出了犯罪行为的条件反射论。艾森克提出,犯罪行为是特定环境条件与神经系统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1。
与当代的很多犯罪理论不同,艾森克的条件反射论及其人格理论着重强调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遗传倾向,主张人格的神经学基础是反社会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即,人格的四个因素(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和一般智力)的神经生理基础是特定的网络激活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它们都与犯罪行为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环境、神经生理和人格因素的不同组合会导致不同的犯罪类型。
犯罪的条件反射学说提出,人的良心对于反抗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产生具有突出的作用,而良心时一种条件反射,它的形成是由于儿童做出某种不当的行为后,父母、老师或其他人给予时间上非常相近的惩罚。人的社会化就是朝着正确方向的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学习社会规范的结果,也是对有道德的社会性行为的条件反射,没有完成这一过程的人就容易犯罪。
在良心这种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个体的神经生理因素骑着重要的制约作用。绝大多数犯罪人的皮质唤醒水平较低,他们有强烈的寻求刺激的倾向,而冒险活动(如吸食毒品)、招惹是非与非法行为等正是这种具有高度刺激性的活动。他们jaio 难以形成良性的条件反射,而容易卷入法律纠纷之中。因而,绝大多数犯罪人都是外向型的人。
神经质也是影响犯罪行为的重要人格变量。在神经质量表上情绪性维度得分高的人,在应激时会持续性地高度紧张:高情绪化的人较容易患上强迫症、恐惧症等,也容易在遇上困境、挫折时做出偏激的行为反应,犯罪行为就是其中的典型。也即,高情绪化的人更可能会犯罪。
高精神质的个体具有冷酷、残忍、低社会性、非情绪性、漠视危险、仇视他人与行为怪异等特点,对他人怀有敌意,喜欢愚弄和虐待他人,等等,这些人格品质与“精神病态”的心理品质相似。人际特征对于引发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对于精神质维度,虽然尚未建立解释精神质特征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完整理论,但艾森克推断地认为,个体体内高水平的雄性激素睾酮与低水平的单氨氧化酶和神经介质5-羟色胺在高精神质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般智力因素在犯罪行为中起一定的作用,但它的重要性可能低于气质因素,主要的影响体现于犯罪类型与作案手段、犯罪设计等方面。
因此,艾森克的条件反射论主张,犯罪行为时特定的环境因素和与个体神经生理机制相联系的人格品质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些人格品质会直接影响到犯罪行为的动力来源、犯罪动机的强度、对抗犯罪诱惑的能力(良心建立)以及犯罪类型选择等方面。犯罪的条件反射论以实证性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为基础,将人格特质与环境因素置于交互作用的机制中探讨犯罪行为的产生,对后来的犯罪人格学说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何清华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