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斜煤层井田的开拓方式与缓斜或倾斜煤层基本相同。但由于急斜煤层倾角大,埋藏在丘陵地区或浅部比较多,所以,大多数矿井采用立井或平硐多水平分区式开拓。急斜煤层是煤系地层受剧烈的构造运动而成。在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下,煤层的构造形态和产状发生很大的变化。
简介急斜煤层在我国分布广,储量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探明的煤田中,约有75个煤田有急斜煤层。全国统配煤矿中,以开采急斜煤层为主的矿井,占统配煤矿矿井总数的16.5%左右。因此,大力开发急斜煤层对充分利用国家资源,改善煤炭工业布局,减少北煤南运具有重要意义1。
急斜煤层开采的特点急斜煤层是煤系地层受剧烈的构造运动而成。在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下,煤层的构造形态和产状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开采急斜煤层时,生产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在开拓开采技术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井田开拓急斜煤层井田的开拓方式与缓斜或倾斜煤层基本相同。但由于急斜煤层倾角大,埋藏在丘陵地区或浅部比较多,所以,大多数矿井采用立井或平硐多水平分区式开拓。开采水平高度比较小,有的矿井为保证有足够的水平服务年限,采取加大井田走向长度的办法;急斜煤层倾角大,故沿倾斜方向的运输与行人均比较困难,一般只采用上山开采,很少开采下山;阶段大巷一般都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以利避开采动影响,改善其维护条件。各个采区均用采区石门贯通煤层,石门的间距往往就是采区的走向长度2。
采区巷道布置开采急斜煤层的采区划分、采区巷道的组成与布置原则和缓斜煤层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区开采范围小、采区巷道系统比较复杂,尤其是采煤巷道布置,随着煤层倾角或采煤方法的改变而有很大的区别。
1.采区参数
采区走向长度因受地质构造变化、开采技术条件、采煤方法和巷道维护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走向长度比较短。双翼采区只有400-600m。随着采区集中联合布置的推广应用,采区走向长度呈加大的趋势。
采区内沿倾斜一般只划分3-4个区段,个别情况可达6个以上。区段内垂高取决于煤层的倾角、层间距、岩层性质和采煤方法等因素,一般为20-40m。采区生产能力受采区可采储量、工作面产量和通风条件的限制都比较小,所以,开采急斜煤层的矿井,大多属于中、小型矿井。
2.采区上山布置
开采单一煤层或煤层群分层时,采区内可沿煤层布置3-4条倾斜上山,分别用作采区溜煤、通风、行人、运料或溜矸石。上山间距10m左右,沿倾斜10-15m用联络巷连通。
倾斜上山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坠眼或卡眼事故,为此应将上山沿煤层布置成30°-35°的伪斜折返式。折返上山常用隔板一分为二,一部分为通风行人道;另一部分敷设溜槽运送煤炭。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巷道断面,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采用折返上山,掘进技术比较简单、施工与生产比较安全。但这种上山形式由于折返多,难以实现运输机械化,有时需要另掘一条运料上山;其次增大了上山保护煤柱,不仅减少了采区沿走向的有效开采长度,增加了煤炭损失,还给工作面的初采或末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使伪斜折返上山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随着急斜煤层采煤方法的不断发展和采区巷道联合布置的应用,沿煤层的倾斜上山或折返上山,都不适应采区生产能力的需要。不少矿区因地制宜采用在煤层底板岩层中,掘进伪斜岩石上山或穿岩上山与垂直溜煤眼相结合的布置形式,从而改善了运输系统,提高了采区的生产能力1。
采煤工艺急斜煤层采煤工艺仍然包括:落煤、装煤、运煤、支护与采空区处理。但由于煤层倾角增大,各采煤工序的操作方法与要求则不完全相同。急斜煤层采煤工作面落煤,一般是采用爆破法,也有采用风镐或机械等方法的。采落的煤可以沿煤层底板自行滑落,从而减少了工作面装运煤炭的设备与工序。但是,煤块自由下滑容易砸伤人,也易冲倒支架,还会引起煤尘飞扬,污染工作环境,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另外,采用人工或爆破落煤的效率低、安全没有保障,资源回收率也较低。
当煤层倾角很大时,顶板岩层沿倾斜方向的分力也增大,而沿垂直岩层方向的分力减小,从而使支柱的支承载荷减小、顶板的垮落步距加大,使工作面的控顶距与放顶距增加,放顶次数减少;顶板岩石垮落后,能够自行下滑充实采空区,支撑上覆顶板岩层,故工作面压力减小,不会出现明显的周期来压。但是,随着顶板下滑力的增加,支柱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向下倾倒,工作面支护难度加大;采空区处理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性很差;顶板岩石向下滑,造成采空区上段充填不实,致使工作面压力不均衡;当煤层倾角大于岩层移动角时,不仅顶板会垮落,而且底板也会发生移动或滑落。
总结总之,开采急斜煤层存在顶板管理难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巷道系统复杂三个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急斜煤层开采时的产量、安全与经济效益。急斜煤层由于构造形态和产状的变化很大,不同条件煤层的开采技术与采煤方法也不相同,所以急斜煤层开采方法种类繁多。这些采煤方法按其采煤工作面布置不同,可分为直线式、台阶式、伪斜式与水平式等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强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