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退化林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退化原因分析

1、造林树种选择不当造成林分退化

立地条件、造林树种选择不当,造林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是导致杨树林分退化的重要因素。我区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杨树防护林,部分造林地块属坡耕地或岗地,土壤保水能力差,加之土壤贫瘠,不能满足杨树生态特性的要求,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杨树在幼林生长阶段长势还一般,但进入中龄林后,随着对水分和肥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缺水、缺肥而表现出生长衰弱,年生长量低下,形成小老树林分和干头树林分。

2、蛀干害虫危害造成林分退化

人工防护林,因树种单一,生长不良,抗性又差,致使虫害不断发生并蔓延迅速。近几年来,在杨树人工防护林中,以杨干象甲、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等蛀干害虫发生面积大,对杨树中、近熟林分危害严重,并防治困难。由于蛀干害虫的猖獗危害,致使林木成片死亡,防护林“带断网破”,从而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和部分死亡。

3、理过熟造成林分退化

林分进入自然成熟期,生理机能衰退,防护效能降低,便到了更新采伐期。由于受采伐限额的影响,更新采伐延后,林分进入过熟期后,林木生长逐渐衰竭,造成心材腐朽风折,成为病虫藏身和繁衍之地,不仅降低了林木的经济利用价值,防护效用也不可避免地衰退。

4 其他因素造成林分退化

营造的杨树防护林,普遍存在初植密度过大。随着林分郁闭,林木生长瘦弱、细小,森林生态功能等均不断下降。杨树为速生树种,林木之间生长竞争激烈,相互争夺养分和水分。加之林地立地条件差、未能及时抚育间伐,造成林地卫生状况差,病虫害发生严重,抑制林木生长,致使林分整体质量出现退化。此外,造林整地粗放、栽植技术不当、生产经营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人为破坏、牲畜践踏、自然因素等也是造成林分退化的重要因素。1

修复措施退化林分修复要根据不同林种、不同退化程度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

1、科学规划

合理栽植栽植时应根据地貌、土壤等各个条件合理规划。主林带基本与主风向垂直,以乔木为主;如:青杨,白杨。副林带可选择沙枣或其他灌木,做到乔灌结合,加强防护林的防护作用。

2、加强管理

筛选、引进抗逆性强、防风效益好、适合本地区栽种的树种,形成多树种的结构模式。选用良种壮苗,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操作栽植,有条件的林带用滴灌浇水,谁种树谁收益的原则,责任到人,加强每年的所需管护力度,从而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做好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采伐更新

主要针对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防风固沙林,本着利于新植幼树生长的原则,避免对环境的干扰,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退化林分进行修复,可采取小面积皆伐、带状采伐、块状修复等方式,伐除病木、枯死木,实现采伐更新造林。

4、抚育复壮

主要针对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的中幼龄林。针对不同条件的退化林分,可采取相应的修复方式,如生长抚育、补植抚育、复壮改造等方式。

5、择伐补造

主要针对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立地条件相对较差农田防护林。根据林地现有树种分布情况确定择伐补造方法,尽可能考虑通过补植补造来形成混交林。择伐方式有全面伐除、块状择伐、带状择伐。根据择伐方式和择伐后形成的林隙大小,采取不同的补植补造模式,营造不规则混交林、块状混交林和带状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加速林分恢复。1

影响1、引起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森林不仅蕴藏大量生物物种,更拥有多种生物生存与繁衍的生境。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会使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减弱。过度采伐和不合理的开垦,使天然林长期超负荷过伐。而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引起森林生物多样性下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影响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力。例如,海南岛大片热带雨林破坏后大部分转变为橡树林和其他人工林,使得鹩哥.绯胸、鹦鹉、长臂猿、鼹鼠、巨鼠等树栖或依树木而生的动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以至濒临绝迹,有的被麻雀、文鸟等地栖息动物所取代。再如,云南热带森林的大量消失或由人工林所代替,使一些珍稀树种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常见的樟属随着原始森林的大幅度减少而分布零星,巳见不到成片的樟树林,有的樟属植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森林破坏易,恢复难且漫长,这将对生物造成长期的危害。

2、林地流失。

林地的流失往往与非法占用、采伐等行为相伴.由于各类工程建设、开矿、采石等原因,每年有大量的有林地被改变用途或被征占而转变为非林业用地,有林地损失、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用的面积数量巨大。据统计,西部地区自第二次清查以来林业用地逐年减少,第五次清查比第二次有林地减少566.5万h㎡,减少幅度为3%,第四次清查以后,减少速度虽然有所缓和,但平均每年仍减少10万h㎡以上。西部地区林业用地本来就少,林地不断被蚕食,削弱林业发展的后劲,也加剧了生态状况改善的难度。据湖南省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林地面积为1396.7h㎡,1995年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全省林地面积为1210.7万h㎡,比新中闰成立初期减少了185.6万h㎡。河南省的有林地逆转和流失也非常严重,1998—2003年,全省26.3万h㎡林地被改变用途或被征占为非林地。不依法办理使用林地手续,未批先或批少占多,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大量的开工建设项日非法占用林地和采伐林木现象较为严重。

3、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劣变、局部质量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改善。

森林三大效益的发挥是以森林质量为基础的,没有森林质晕,就没有森林效益。虽然中国已实现了森林覆盖率上升,森林面积和森林莆积量持续增加,森林资源总生长量和总消耗量持平,但森林生态系统局部质量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在发生劣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劣变包括其林种组成、树种组成、龄组(级)组成等方面。其主要表现为:

——天然林向次生林转化。我国现有天然林11576.20万h㎡,除不足20%为原始林外,多数均经人为破坏,由原始林变为次生林,并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低质林。森林采伐后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森林功能明显下降。

——林龄结构低龄化,中幼林多,成林、过熟林少。过度采伐引起林龄结构低龄化,结构不合理,造成森林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第五次淼林资源清査结果表明,(幼龄林+中熟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1.1%,熟林占口11.2%,(成林中过熟林)比例为17.7%,幼龄林、中龄林和(成林+过熟林)的面积比例接近4:4:2,蓄积量比例大致为1:3:6,林龄结构明显偏于低龄化。在区域上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东南部丘陵山地森林资源低龄化的倾向更为严重。如中南林远和华东地区,森林的主要成分为近期发展的人工林,林龄结构出现失衡。在华东地区幼龄林、中熟林、成林的面积比例为5:4:1,蓄积量比例为2:6:2;中南林区面积比例为5:3:1,蓄积量比例为2:6:2。这些地区中幼林的比:承占了绝对优势,可采资源少,给森林资源的利用带来了较为严峻的挑战。

在笫六次森林资源清齐中,虽然中幼龄林比例较笫五次有所下降,由71.1%下降至67.85%,但仍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在区域上表现得明极不均衡。在各地中,东北林冈林龄结构由于釆伐导致低龄化,成过熟林蓄积量比例下降现象尤其严重,其次是西南林区,但西南林区成过熟林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他地医的林龄结枸成过熟林的比例均较低,也普遍存在森林质量低的问题。林龄结构低龄化,而且73%的采伐面积,54%的采伐蓄积来自于中、幼龄林,造成后备资源的浪费。

由森林生态系统的龄组结构可以看出,中国大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处于退化或不成熟阶段,其稳定性很差,干扰能力低下,一旦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就很容易遭到进一步的破怀甚至崩溃。

4、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高。

由于人口多、人类活动强度大,我国现有的森林大都呈片状或岛状分布。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一般都要达到其最小面积,森林的破碎化使森林的脆弱性增加,从而容易遭受进一步的破坏。

5、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不高。

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高,人工林特别是人工纯林的健康指数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地区,呈现南北指数高、中间指数低的区域分布格局。其空间分布格局按照森林区划来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比较高的地区多集中在天然林区以及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地区,特别是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包括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最高;其次是亚热带林区,这些地方由于水热条件好,森林在遭受一定干扰后恢复速度比较快,但该地区是中国人工林的重点区域,特别是该地区大面积的人工马尾松、杉木林等纯林的出现,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受到很大的影响;再次是东北林区,物种多样性指数、生产力不高,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也不是很高;而暖温带林冈和蒙新林区,由于森林立地条件以及森林结构等原因,其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