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毒试验简介
又称短期毒性试验,指在相当于动物生命的1/10时间内,使动物连续接触受试物的毒性试验。其目的是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受试物的主要毒性作用,靶器官和最大无作用量及中毒阈剂量作出初步估计,同时也为慢性毒性试验设计提供最适参考数据。
致癌物体外和短期毒性试验这类试验的方法很多,范围很广,有简单的体外细菌突变试验,也有比较复杂的体内短期试验,总的来说,在危险度评定中,短期致突变和致癌性测试方法能较好地预测有遗传毒性的致癌物,而其他毒性终点测试结果的应用和外推,研究不够。
由于体外和短期测试方法快速、经济,并可能提供有关毒效应机制方面的信息,故危险度评定中如何设计、应用和验证短期测试的结果,就显得特别重要。建立和验证一种新的体外或短期毒性试验方法,必须先确定它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毒性终点的预测值,方能科学地使用在危害性评定的过程中。
图1列出了检测可疑致癌物的系列突变,这些实验通常使用遗传损伤中由形态改变而反映的遗传损伤作为检测指标,最著名的方法的Ames试验。在Ames试验中,具有修复功能缺陷并不能在缺乏组氨酸培养基上生长的沙门菌株接受受试物处理后,引起回复突变的菌株可以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由于细菌与哺乳动物的代谢途径不同,往往加入由大鼠肝脏制备的药物代谢酶系统。数种沙门菌被筛选出来以检测点突及移位突变。典型的实验有5个剂量组加上溶剂对照组,同样有需代谢活化的和不需代谢活化的阳性对照组。这个实验对某些致癌物不敏感,如激素、金属等多种组织致癌剂以及非遗传性致癌剂。但Ames试验在加入酶系统后对许多致癌物很敏感1。
关于如何从短期毒性试验的结果推测长期毒性同食品卫生有关的各种化学物质使用日益广泛,需要进行毒性试验的化学物质也随之增多。如果照常规的方法进行试验,势必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如何简化动物毒性试验的方法,缩短试验时间已经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研究工作。
关于短期毒性试验方法,目前已在一些实验室中应用。例如外推法,按照logT=logED50-S/b的公式计算,S、b、T分别代表受试物毒性作用的标准差、剂量作用曲线的斜率和安全剂量。用这种方法计算,内吸磷的安全剂量是0.34ppm,最小有作用剂量是3ppm。又如某种新的受试物进行毒性试验时,有人建议如这种受试物的同类化合物已经作过毒性试验,或该种受试物的理化性质与某种允许用于食物的化合物相类似时,则该受试物的慢性毒性试验期可缩短为3~4个月;如果这种受试物在急性试验和蓄积试验中所获得的结果与经过慢性试验的同类化合物的结果相似,则该种受试物可不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只要提高安全系数即可。因此,只要这种受试物在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试验中没有发现明显的毒性,在某些情况下即可作出应急处理。
怎样利用短期毒性试验的结果来推测长期毒性的问题,目前已有不少报告。有的认为可从大鼠90天毒性试验结果来推论两年毒性,甚至以7天毒性试验的结果来推论90天或两年毒性的。有的还认为14天的毒性试验可用以代替亚急性或慢性毒性试验,并以此为依据求出最小有作用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等等。
然而在动物毒性试验中,关于受试物的短期毒性和长期毒性的关系还未被人们所掌握,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能从短期试验的结果来推测长期毒性的理想方法。从发展方向来看,今后仍需建立这一类简化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