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或心理发展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关系两种1。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儿童的同伴交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儿童同伴交往的经验不足,越来越多的儿童缺少同伴交往的能力,这些孩子长大后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困惑,由此引起的心理问题甚至犯罪的案例也时有耳闻,而家长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他人交往,特别是跟同龄人的交往,对儿童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同伴关系不良会使儿童失去很多对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际的快乐,而且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当今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把一个人的交往能力视为重要条件之一。人们若能具备了较强的交往能力,善于沟通,携手共进,将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才能有效地应付各种挑战。具备了良好的交往能力,就等于拓宽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事业上也就多了几分成功的希望,生活也会愈加快乐、幸福。儿童期是培养儿童交往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同伴关系,重视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为孩子开拓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2。
各发育阶段特点1. 婴儿期(2岁以前) 大量的观察研究证实,儿童早期(0~2岁)同伴交往的发展以一种固定的程序展开。在这一阶段婴儿还处于认识外界事物的最初阶段。最初的行为是注视和触摸,这大约在婴儿3个月的时候。把婴儿成对的放在育婴箱里,他们在3~4个月的时候就会出现观察和模仿对方的现象。在6个月的时候幼儿就会对同伴微笑,向同伴发出“呀呀”的声音。1岁时,同伴相互作用中出现了较多的交流行为,如微笑、打手势、模仿等相互影响交流的行为。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1~2岁时,儿童的同伴交往变的越来越复杂。协调的双向交流变的更为常见,而且绝大多说是相互之间的模仿。1~2岁婴儿游戏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儿童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模式化的社会交往动作3。
2. .幼儿期 从整体来看, 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同伴关系发展有不同的特点4 。
(1)小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
小班幼儿的同伴关系处于混沌期,其同伴交往具有随机性和情境性特点。在这一时期幼儿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他们不善于用身体语言表现自信和友好,有时为了引起小伙伴的反感,让人不愿和他交朋友。一旦别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马上采取与别人终止游戏的做法,往往使交往不能正常进行下去。不能主动与同伴建立稳定的联系,两两之间固定的互选朋友的人数还不多,大多数幼儿对同伴未产生明确的偏好,因此在小班处于不同类型同伴地位的幼儿的社会偏好不存在明显的差距,受忽视型幼儿的人数比中、大班多。虽说在小班具有稳定互选朋友的幼儿还不多,但是小班幼儿已有简单的交往。由于个别幼儿的交往面比较广,因此小班幼儿社会影响力的差距较大。小班幼儿喜欢具有友好交往态度的同伴,小班幼儿在交往中常常会发生冲突,但是发生冲突的原因比较简单。冲突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暂,这主要和幼儿缺乏交往的方法和手段有关。如果没有外界的强化,幼儿不会在交往中对同伴产生深刻的不良印象。
(2)中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
中班幼儿的同伴关系处于分化期,其同伴交往具有探索性和冲突性特点。中班幼儿能主动与同伴建立关系,并且能不断尝试与不同的同伴建立关系,对同伴已经有了明显的喜恶,因此在中班处于不同类型同伴地位的幼儿之间的社会偏好差距突然增大,受忽视型的幼儿人数减少,受欢迎型和受拒绝型幼儿的人数增多。中班幼儿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稳定的朋友关系,两两之间的互选朋友数开始比小班增多,大多数幼儿都能进行交往,不同幼儿儿间社会影响力的差距明显缩小。幼儿选择同伴的标准越来越明确,喜欢同伴的理由是他(她)能陪伴自己一起活动,即一起玩、一起坐、一起吃饭等,而不喜欢同伴的理由往往是那些消极的交往行为。中班幼儿的交往冲突明显增多,同伴地位的分化也很明显。从不喜欢同伴的理由来看,中班幼儿的冲突性质发生了变化,往往与自尊相关,如幼儿不喜欢同伴批评自己,不喜欢被有意和当众欺负,而不再像小班幼儿那样,拒绝同伴是因为对方不满足自己对物的需要,冲突的特点从“以物为中心”转化为“以人为中心”。
(3)大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点
大班幼儿相对小班而言语能力,肢体语言发展得相对较好,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品质,很多事情他们已经可以分辨出是对还是错了。此时的幼儿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会模仿老师、家长或者其他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影响和社会交往经验的逐渐积累,儿童的合作逐渐发展,表现为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技能和合作行为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在合作认知方面,幼儿的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其对合作本质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和明确化。5—6岁是幼儿合作本质认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虽然总体而言儿童的合作随年龄增长而增强,但它并不是以一种均匀的速度向前发展的。
总之,在整个儿童期,同伴之间相互交往作用的基本趋势是从最初的简单的、零零散散的相互作用逐渐发展到各种复杂的、互惠性的相互作用。
3.青春期前与青春期对比的主要特点
的同伴交往中存在着性别疏离(sex segregation)现象——倾向于偏爱同性别同伴并和同性别同伴游戏,而避开异性同伴5。由于性别疏离的存在,男孩和女孩在各自同伴群体内可能形成了不同的交往方式,而这些不同的交往方式又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社会经验,包括不同的行为模式和互动类型6。
4.青少年时期的同伴接纳与童年期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倾诉对象的变化。 我国学者对 ’8000’’ 多名小学、中学和大学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总体上,学生的课余时间、游乐、倾诉和乐趣分享的对象均将同伴放在首选的位置。 从年龄特点来看,儿童在生活的各领域选择同伴作为交往对象的比例都随年龄增大而呈递增势,而对父母、老师的选择则均呈递减趋势;
(2)同伴交往时间增多。 青少年与同伴共度的时间显著增加。彼此的互动更为频繁、复杂、持久。国外研究者曾作过一项实验, 要求被试者在一周时间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记录自己的活动、情绪,发现中学生课下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 (29%)大约是与其他成人共度时间 (13%)的两倍多;
(3)交往范围缩小和交往自主性增加。 此时的青少年正在逐渐克服童年期团伙交往的方式,交往范围逐渐缩小,最要好的朋友一般是一至两个。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朋友的选择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成人的监控逐渐减少,一般将有共同的志趣、追求、烦恼和类似的性格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
(4)异性间交往的增多。 青少年个体间 “ 性别对立”逐渐减少,异性开始进入其交往圈子中。
友谊关系阶段简介友谊关系是一种以个体为指向的双向结构。 Selman将儿童友谊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零阶段(3-7 岁),短暂的物质玩耍阶段, 不涉及个人感情;
一阶段( 4-9岁)单向帮助阶段;
二阶段 ( 6-12 岁)顺境合作阶段,双向的、功利性阶段;
三阶段 ( 9-15 岁)亲密的共享阶段;
四阶段 ( 12 岁开始)自主的、相互依赖的阶段,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可见在不同的成长时期, 友谊的特征和内容各不相同。
陈梅曾以我国小学生、初中生和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进行了一项调查。 问卷中的问题之一是: “ 你平时将自己内心想的事经常对谁讲? ”并要求将所列对象按其重要程度排出顺序,小学生对此的反应是: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而初中生的反应则是:朋友、兄弟姐妹、父母。 可见青少年对朋友的意义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感情的重心也开始渐渐地偏向于亲密的朋友。再者,稳定性是这一时期友谊关系的另一特点。 在青少年中期,友谊更加强调彼此感情上的深层次依赖,因此朋友间的忠诚、尊重、保密、可信和理解等稳定性因素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另外,青少年间友谊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 —由童年期的 “ 游戏”逐渐向 “ 倾诉”转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