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板块边界又称为分离型板块边界,也就是板块之间相互分离时,板块之间的分界线。
比如大西洋洋中脊就是最明显的板块边界。这种例子还包括东非大裂谷以及红海,只是这些边界还没有形成大西洋这样的大海洋罢了。
板块构造学说由于“极移动曲线”和海底扩大等提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确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
197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确立,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1
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
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
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
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
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比如海岭就是在分离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海沟则是在海洋板块彼此碰撞,一个板块俯冲至另一板块的下方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沿北美大陆板块间形成的很具代表性的转换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
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洋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
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进展,迄今被视为不解之谜的地球活动大多得到了解释。70年代以来,以证实板块构造学说为目的的世界规模的地球观测蓬勃开展。通过这些观测,海底的年代分布被详尽确定,弄清了以往地质时期板块运动的过程,更由于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就连每年一厘米的板块运动,也能够连续数年进行观测。
汇聚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是指板块之间相互靠拢时,板块之间的分界线。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纳亚海沟深11000米;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约高9000米,都是这类板块运动所造成的。
转换型板块边界转换型板块边界是岩石圈板块的守恒型边界。加拿大人J.T.威尔逊1965年创立的一个断层新类型。岩石圈板块沿转换断层相对运动,但板块体积恒定不变。
转换断层在洋底均呈线性分布,长度数百至数千公里,它们不仅使两侧洋底有很大高差,且平移错断了洋底的重力和磁异常条带。大陆区内的转换断层,情况更为复杂。转换断层具平移剪切断层性质,但与平移断层不同,后者在全断层线上均有相对运动。
但转换断层只在错开的两个洋中脊之间有相对运动;在洋中脊外侧因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均相同,断层线并无活动特征。由于洋底岩石圈背离洋中脊向两侧推移,转换断层另一端最终与边界或消亡边界相遇而中止。
转换断层的提出为证实板块构造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岩石圈板块在地球表面运动的轨迹就是转换断层,其运动特征符合欧勒定律。岩石圈板块运动的转换断层具共同转动极,证明岩石圈板块运动具球面刚体转动性质。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屈明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