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错误归因训练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如“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了解原因之后才能更准确地对人认知,从而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
归因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海德(1958)从关于社会知觉的人际关系认知理论发展而来。海德认为,我们都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决定于外界环境,或决定于主观条件。归因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凡是认知的对象都是归因的领域,有责任归因、动机归因、成败归因、自我归因、错误归因等。
归因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1归因的理论(一)海德的恒常原则
归因理论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了事件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才能理解这个世界,预测世界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如果缺乏对世界的理解、预测和控制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所以,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归因活动。可以说,归因是我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认识,归因就会发生。
海德认为行为中的因素关系有四种:一种是外在因果关系,即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表现为社会条件、社会舆论等行为控制的手段、方式、程度等。另一种是内在因果关系,即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本身的特点,表现为行为者的兴趣、态度、性格、动机、处境、能力、努力程度等。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因果关系,则称为情境归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内在因果关系,则称为个人倾向归因。
上述两种因果关系有稳定和不稳定的两种类型。稳定的外在因果关系有法律规定、义务与权利的观点、工作特点、工作难度等职业规定对行为的影响;不稳定的外在因果关系,包括偶然机遇、机会、运气等;稳定的内在因果关系包括品质、能力、动机、个人价值系统等人格特点对行为的影响;不稳定的内在因果关系则有努力程度、情绪、心境等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海德认为,在推论和判断某种行为性质时,人们总是从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各种因素中找出某个特殊原因和特殊结果之间的关系,然后得出结论。如果某个特殊原因总是同某种特殊结果相随而生,基本不变,则意味着有因果关系。比如,甲、乙、丙三个球队比赛,如果甲队总是输给乙队,又总是赢丙队,则甲队的球技是中等水平的,乙队的球技是上等水平的,丙队是下等水平的球队。这就是说,一定水平的球技总是同一定的比赛结果相联系的,甲队的球技始终得不到胜乙队的结果,其间有着不变的、恒常的因果关系,海德把行为表现中的这种因素关系叫做恒常原则。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自然地遵循这种恒常原则,来推论和判断某种行为后果的性质。海德的恒常原则,实际上是指在行为结果中反复起作用的那些因素是该结果的原因,反复出现、反复起作用的因素与行为结果有因果关系。在他看来,在四种形式的因果关系中,稳定的、内在的因果关系是恒常的,能代表行为者属性与行为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所谓“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例如,当我们看到某个人喜欢同别人吵架时,如果我们认为这个人生性就具有攻击性,那么,我们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相应推断的步骤。由此可见,当同样的形容词(如攻击性)可以同时用来修饰行为和个性时,这种推断就是相应的了。
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一个行为往往可以产生多种效果,而这些效果是否都是行动者的意图,我们需要逐项加以研究,如果某些行为后果并不直接与行动者的最初意图有关,那么,这些行为后果就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个性和人格特质。
对于行动者的意图了解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对其个性本质的推断。他们认为,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第一,社会赞许性 所谓“社会赞许”,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人们一般都有这样的信念,每个人的行为都想迎合社会的需要,因此,那些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例如,碰到熟人问好就是一个社会赞许性高的行为,如果根据这个行为来推断一个人彬彬有礼、很有教养是远远不够的。相反,人们往往把超出社会期望或社会规范的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的个性本质,或者说,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第二,非共同性效应 共同性既不能解释一个人为什么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也不能解释两个人为什么做出相同的行为选择,非共同性(或称独特性)才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第三,选择自由性 如果我们知道某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其行为与其态度是一致的;否则就难于做出相应推断。
(三)凯利的三度理论(因果归因模型)
凯利的三度理论是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物(存在);
(2)行动者(人);
(3)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A.区辨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B.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C.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例如,当我们看到某人在看电影时发笑,在进行归因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人是看这个电影时才发笑,还是看所有电影时都发笑,这是区辨性信息;这个人是在看电影时才发笑,还是在别的场合也爱笑,这是一贯性信息;是在场看电影的所有人都发笑,还是只有这个人发笑,这是一致性信息。
凯利理论认为:在区辨性和一致性低,而一贯性高的情况下,人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在区辨性、一致性和一贯性都高的情况下,人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原因。而在一致性高,区辨性低,一贯性低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或情景因素。
(四)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第一,观察者必须决定成败是由于内在的因素还是外在的因素;第二,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败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然发生的。通过这两个维度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这两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的。韦纳认为,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能力,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任务的难度,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努力,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运气。
韦纳等人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成败与自己不一致,且与别人的成败也有所不同时,一般的归因大都是不稳定的内在因素即机遇;当一个人的成败与自己相一致,且与别人的成败一样时,任务的难度往往是归因所在;当一个人成败与自己相类似,但与别人的成败不同时,稳定的内在因素即能力便成为归因所在。
例如,以一个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说明。如果某学生以前考试都得高分,这次考试又得高分,但其他学生这次都没考好,那么,我们大都会认为这个学生一定很聪明、能力很强;如果其他学生也都考得很好,那么,我们会认为一定是考试题目简单。反之,如果这个学生以前考试总考得不好,这次考试却得高分,而其他学生都没考好,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个学生得高分一定是运气好,侥幸而来。如果这个学生以前考试不行,这次也没考好,而别人也一样没考好,那么,我们会认为一定是题目太难。如果这个学生以前考试都考得很好,这次却没考好,而其他人都考得不错,这时,我们会认为是他努力不够。
韦纳于1979年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即控制。他认为,努力、注意、他人帮助等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而能力、运气、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是不可控因素。
此外,韦纳还特别强调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社会观念、个人技巧、人际关系等因素在成败归因上所占的特殊地位。
(五)控制源理论
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对心理控制源进行研究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所谓控制源就是一种把人们看成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或者看成是由其他人控制的一种一般倾向。
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或行为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罗特的理论观点与前面所讲的种种归因理论很不相同。其他归因理论详细说明了进行归因的条件,以及进行因果推论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被认为是大多数人们所采用的。相反,控制源理论认为知觉者之间存在着一些稳定的个别差异,这些个别差异影响了因果推论。因此,控制源理论既是一个归因理论,也是一个个性理论。
罗特认为,对于行为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强化来源,人们所抱的期望是不同的,某些人把他们自己看成是有能力控制强化的事件是否产生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内控者”;还有一些人认为强化的事件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是由运气、机遇,以及其他人等等这些外在因素所控制的,这些人被称为“外控者”。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些人属于内控-外控这个维度的两个极端。例如,有些人自己以为,只要发挥能动作用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无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有些人则抱着宿命论的观点,自己的一切由命运安排,上帝主宰。
虽然,罗特并不主张一个人的控制源在所有情景下都同等强烈地发挥作用,但是,他把它看成是人们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看待客观世界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对控制源概念,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控制源既影响了人们对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件是如何知觉的,又影响了人们对其他人的经验如何作出解释。举例来说,在一次研究中,让被试完成智力任务,有的是在“注意力分散”条件下进行,有的是在“注意力不分散”条件下进行,并且主试使得被试在完成智力任务上失败了。在“注意力分散”条件下,外控者和内控者都把失败归因于“注意力分散”。然而,在“注意力不分散”条件下,也就是说,不存在着明显的、既成的因素可用于归因,“内控者”因成绩差而谴责自己,而“外控者”更倾向于谴责外在的因素。所以,当环境条件没有提供非常明显的解释时,控制源就成为解释人们成功、失败以及其他体验的方式。在另一个研究中,让大学生被试阅读有关一则汽车交通事故的记录,然后要求他们就交通事故的责任进行归因。一般说来,与“外控者”相比,“内控者”更多地把责任归因于驾驶员本人。这些结果表明,控制源是一种把人们看成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或者看成是由其他人控制的一种一般倾向。
研究指出,控制源影响了对经验的知觉,如政治信仰、成就行为、对疾病和住院的反应、学习以及侵犯行为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内控性、外控性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归因训练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的训练方法。归因训练的基本思想是,个体在对自己行为的因果知觉中,存在各种归因偏差,通过归因训练,个体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期望,是增强成就动机、矫正自卑心理、增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