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额全球气候气象问题,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而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则愈发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现代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在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大量化学生产资料和畜禽粪便等使得农业成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头,而畜牧业温室气体则主要源于反刍动物肠胃发酵产生的CH4、畜禽粪便处理产生的CH4和N2O。从动物种类来看,反刍动物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最多,其次为猪,最少的是鸡。而根据《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中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仅由牛、羊、马、骆驼、猪和家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CO2当量占到了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然而快速发展的畜禽业引起了巨大的压力。
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以牧为主的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间的团结和谐。因此,畜牧业要继续稳定发展是肯定的。但是,我国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国家,在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家园的大事上,应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这就决定了未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必须走低碳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道路,需要转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内蒙古、青海、西藏和新疆作为我国的四大牧区,其畜牧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为国内畜禽产品的生产做出重要的贡献,但是四大牧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以畜禽废弃物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为代表的畜禽环境问题使得牧区的畜禽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减排对策规模养殖提高畜禽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可以有效提升单产水平,可以在减少动物养殖数量的同时减少单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这样就能提升畜禽养殖的产出效率,不仅可以实现农牧民的经营收入,还可以实现畜禽温室气体的减排。效率的提升是四大牧区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抑制因素,尤其是新疆,然而,目前四大牧区中的内蒙古、西藏和青海的效率因素并不是特别凸显,畜禽养殖主要以散养和放羊为主,养殖规模较小,畜禽产出效率较低。对此,四大牧区要针对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多措施并行,以全面的提升其畜禽产出效率,切实降低畜禽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实现畜禽温室气体的减排和牧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科学养殖除了青海之外,其他牧区的劳动力因素成为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推动力,这主要是由于广大牧民的专业技术培训不足,总体素质较低,为此要强化相关农牧民的专业技术培训,实现科学养殖。反刍动物的肠胃发酵产生的CH4是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附着在瘤胃中的原虫表面的产甲烷菌是CH4产生的载体,而减少瘤胃中原虫的数量可以有效减少CH4产量的20%-50%。科学的饲养技术能有效减少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表明合理的精饲料比例可以有效提升饲料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食量与CH4产量呈现正向相关,合理采食量的确定也是减排的重要手段。优良动物品种的培育也是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措施,有研究表明奶牛的能源投入产出比为14∶1,羊为50∶1,蛋鸡为26∶1,猪为17∶1,火鸡为13∶1,在同样的饲料消耗下不同畜禽品种的生产效率差别较大,其温室气体排放也存在明显差别,即使同样的动物品种,杂交优选品种的生产效率就会高很多。因此,四大牧区畜禽温室气体减排必须遵循科学养殖,通过调整饲料结构、抑制产甲烷菌生长、培育优良畜禽品种、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手段,在提升畜禽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
清洁养殖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畜禽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进而导致了畜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以内蒙和青海最为明显,同时作为牧区,畜牧业以外的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为此,各大牧区尤其是新疆、内蒙和西藏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和景观特色,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推动畜禽废弃物的清洁化处理,动物粪便是畜禽的CH4和N2O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合理的粪便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四大牧区畜禽养殖大多是非集约化的,其动物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几乎为零。而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的粪尿处理设施管理水平差,设施利用效率低下,造成粪便处理水平较低。为此,必须综合各种措施强化大中型养殖场的动物粪便就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有效利用粪便处理设施,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沼气工程,发展沼气产业。对交通方便的散养户,应以政府为主导,采用“车辆流动收集方式”,将分散的动物粪便集中起来进行资源化再利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