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可采成熟度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确定果实采收期的依据

采收是否适宜,对果实产量、品质、贮藏性和经济收入都有很大影响。采收过早,产量低,品质差。

果实成熟度根据果品用途、市场需要及贮运等情况,果实成熟度一般可分为3种。

(1)可采成熟度。果实已达到应有大小与重量,但香气、风味、色泽尚未充分表现品种特性,肉质还不够松脆。用于贮藏、加工蜜饯、市场急需或长途运输,可于此时采收。

(2)食用成熟度。果实的风味品质都已表现出品种应有特点,在营养价值上也达到最高点,为食用最好时期。适于供应当地销售,不适于长途运输和长期贮藏。用作加工果酒、果酱、果汁的可在此期采收。

(3)生理成熟度。果实在生理上已达到充分成熟,果肉松软,种子充分成熟。水解作用增强,品质变差,果味转淡,营养价值下降,已失去鲜食价值,一般用于种用果树或留种,应在此时采收。如核桃、板栗、银杏等1。

判断成熟度的方法(1)根据果实生长日数。不同树种品种的果实,从盛开花期到果实成熟的日数不同。如桃早熟品种为60天左右,晚熟品种达200天左右;柿160天左右等。因此,可根据品种从开花到成熟所需天数推算采收期。

(2)果实色泽。由于果实成熟时色泽不一,可根据色泽的变化来确定采收时期。

(3)种子色泽。大多数果树种子成熟的色泽变化、种仁饱满与果实成熟相一致,可依此来判断成熟度。

(4)果肉硬度。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原来不溶解的果胶变成可溶,硬度降低。硬度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准确度不高,不同年份,同一成熟度果肉硬度有一定变化,但在预先掌握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果肉硬度确定采收期也是可行的。

(5)含糖量。果实成熟期间,果实内可溶物质的浓度逐渐增高,含酸量相对减少,糖酸比值增大,如甜橙果实成熟时其糖酸比值为8:1,此时即使果皮未变色也可采收。

(6)果实脱落的难易。核果类和仁果类果实成熟时,果柄与果枝间形成了离层,稍加触动即可脱落,可以判断成熟度。

以上判断果实采收期的方法,在生产上不应以单一项目来判断,更重要的还是以品尝来决定2。

采收采收前要制订采收计划,安排劳力。准备好采收工具,包装用品,存放摊晾、分级包装场所和藏库。对采收人员进行培训,防止折断果枝,碰掉花芽和叶芽,采果顺序,应先下后上,先外后内,要保证轻摘、轻放、轻搬、轻运,尽量减少损伤。采下的果实及时运到晾果场摊晾散热,并及时运出或贮藏。采收方法有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

分级、包装和运输分级是实现果品商品化、标准化、按级定价、优质优价的重要环节。果实采收后,按大小、成熟度、色泽等,依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包装是对果实在运输途中和贮藏过程中采取的保护措施。包装可减少果实之间相互挤压、碰撞等,包装可用纸箱、木箱或筐,装果前,容器内要垫纸张等衬垫物,每个果实用纸或果袋包好再装箱。包装后要注明品种、等级、重量等。

运输要快装、快运、快卸,但要轻放轻搬,尽量减少损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