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岭地形是由一系列掀斜断块形成的不对称纵向山岭和与之相间的宽广山间盆地组成的地貌景观。
大陆板块分裂时,由于板块深处的上隆或地幔柱的热隆作用,1导致地壳表层发生张裂,产生垂直方向上的裂陷,形成地垒和地堑构造以及由它所反映出的盆岭地形,典型者表现为三岔状。
形成原因-----板块碰撞造山运动“Orogeny”一词,来自希腊语,“oro”是山,“geny”是“genesis”的略语,诞生或起源的意思,是指地壳结构因为陆陆板块或洋陆板块发生俯冲碰撞而产生剧烈的新变化。
这种变化在产生岩石高度变质变形的同时,沿大陆边缘形成拔地而起的带状山脉,故在地质学中称为造山带。如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生成的北美洲大陆西海岸——科迪勒拉山脉、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生成的北美东海岸——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生成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等。
板块碰撞的总趋势是板块大陆汇聚,造就新的超级大陆。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需要经过至少数千万年或上亿年才能完成。对于造山运动,如果用板块漂移的思想简单概述,可以把其看作是两个板块出现相对漂移,在对接处碰撞隆起形成高山的过程。
然而,板块碰撞所产生的地应力是极为强大的,可以使运动中的大陆板块产生严重变形。如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碰撞,在东亚包括大陆架区形成如同用手触动床单那样的皱褶。例如,太平洋板块沿马里亚纳海沟一线俯冲插入到欧亚板块之后,沿俯冲带生成日本---琉球---中国台湾---菲律宾火山岛链,过岛链向西是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中国海等陆缘海,在大陆东海岸上是一串由长白山---泰山---南岭等构成的山脉,山脉西部是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平原的背后是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等拔地而起的山脉,到此受到来自印度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影响,仅出现如鄂尔多斯盆地、汾渭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这种凸凹不平,海沟与岛链、陆缘海,山脉与平原、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貌格局,地貌学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盆岭地形”。
中国典型代表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秦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
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汾渭盆地即汾河谷地和渭河谷地的总称。两个谷地通过汾河、渭河注入黄河连接一体成为盆地。
内部为汾渭平原,其中汾河平原又称汾河谷地,位于山西省中部和南部。
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或渭河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
四川盆地又称为信封盆地、紫色盆地、红色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位于长江上游,海拔500米左右。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郝庆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