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寻求理论是以探讨游戏发生的生理机制与环境的影响为特色的游戏理论之一。其主要代表人为伯莱恩、 哈特、 埃利斯。
该理论最早由伯莱茵(Berlyne)提出,其观点经埃利斯(Allis)进一步发展和修正,奠定了该派理论的基础,并成为觉醒理论的基本观点。
觉醒-寻求理论的基本观点为: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过程的自我调节机制。
理论基础内驱力理论:
内驱力理论属于行为主义理论。内驱力是由机体的需要状态引起的,其功能在于引起或激起行为,或给予行为以动力。分为原始内驱力 ( 如饥、渴、睡眠、性等基本生理需要 ) 和习得内驱力 ( 即以习得反应如惧怕等为中介的原始内驱力 )1 。内驱力理论以人的生理需要即原始内驱力为基础来解释人的行为。它认为,学习是由刺激—反应联结而产生的结果,而这些反应因满足了机体的生物需要而降低了这些基本的驱力。在传统的内驱力理论中,一般讲到的只是与食物、水、空气、体温调节等生理需要密切联系的原始内驱力 ( 或称生物内驱力 ) 。这些内驱力经过自然选择而进化,成为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机能。
然而,人们观察到,原始内驱力并不能解释人和动物的一切行为,人和动物的许多活动如探索、调查研究、游戏等与饥、渴等原始内驱力无关,但是它们对于机体的健康、体内平衡状态的维持,具有同样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如果让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呆在一个黑屋子里,即使有吃有喝他也呆不下去,因为机体不仅有食物、睡眠等生理需要,还有探索、寻求刺激与理解等需要。在外界刺激作用下,这些需要可引起活动内驱力、探究内驱力。儿童的游戏和探究正是这些内驱力作用的产物。游戏的觉醒理论也正是在这些内驱力的基础上提出的。
理论内容基本观点 “觉醒”一词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或机体的一种驱力状态。觉醒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因素是外部刺激或环境刺激,另一个因素是机体的内部平衡机制。觉醒理论主要包含两个基本观点:
①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新异刺激,除了对学习提供不可缺少的线索作用之外,还可能激活机体,改变机体的驱力状态。
②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过程的自动调节机制。中枢神经系统能够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自动调节觉醒水平,使之维持最佳水平。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感觉器官就对当前刺激进行感知分析。如果刺激具有新异性,与过去的经验不一致时,就会使机体产生不确定性,因而导致觉醒水平的增高,机体感到紧张。而中枢神经系统有维持最佳觉醒水平的要求,于是它就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来降低觉醒水平。这种在新异刺激——觉醒水平增高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就是探究,即通过直接感知物体对物体的知觉属性 ( 形状、颜色等 ) 作出反应。伯莱茵 ( Berlyne) 把它称做“特殊性探究” (special exploration) ,它回答的是“这个东西 有什么用”的问题。
相反,当刺激过于单调而缺乏新异性时,机体就会厌烦和疲劳,这时的觉醒水平就低于最佳觉醒状态,于是中枢神经系统就会采取一定的行为来提高觉醒水平。这种在缺乏新异性——觉醒水平降低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就是游戏。游戏的作用在于寻求刺激,避免厌烦等不良状态,提高觉醒水平。所以,游戏是机体主动影响环境的倾向,是由机体而不是由刺激所控制的行为,伯莱茵把它称做“多样化的探究” (diverse exploration) ,它回答的是“我能用它来干什么”的问题。例如:当儿童已经熟悉还原魔方的方法,并产生厌倦时,魔方这一刺激对其来说就十分微弱,这时他变换新的玩魔方的方式,如拼字,图形等,以增强这一刺激。
总之,游戏和探究都是机体为维持其最佳觉醒水平而作出的努力,是机体调节觉醒水平的两翼系统。
觉醒-寻求理论的评价评价
觉醒-寻求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游戏理论,对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有重要作用。它将研究延伸到了游戏的生理机制这样的一个微观领域,同时,对与生理心理学的术语的运用,使得游戏过程的描述更为精确和严谨。
它重视环境和儿童的交互作用,要求人们一方面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环境刺激的合理性与适宜性,因为过于新异的刺激会导致儿童的过分焦虑和紧张,从而导致行为的刻板化和退缩。所以,它启示我们应当重视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合理组织,注意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背景中研究刺激的适宜性;要求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时,应当注意从整体上考虑游戏材料的数量、新异性等因素的组织搭配的结构问题。此外,还要使幼儿在一个经过合理组织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促进他们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些对于幼儿教育的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玮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