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出声思维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出声思维的由来

认知心理学对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通常会使用反应时等指标,而对于诸如思维等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通常使用出声思维等考察形式,因为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内部操作更为复杂,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对其进行行为测量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一个人在完成一道数学题的思维作业时,他通过哪些内部操作来完成是别人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事后询问所得的答案又常常是不完整、不准确的。克服这种困难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他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即出声思维,使他的思维过程外显化,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人的思维过程2。

鉴于此,心理学家邓克尔(1945)首先提出了出声思维法。但是,在方法被提出的初期,它并未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直到1972年,纽厄尔(Newell)和西蒙(Simon)将此方法用在了问题解决领域,获得了可喜的成功,出声思维法才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出声思维法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对被试进行预训练,使他们能顺利地进行出声思维;

(2)给被试一个思维作业,比如:一道数学题或是一种智力游戏,让他们用出声思维的方法来完成作业,同时用录音机记录他们的全部口述;

(3)当被试在进行出声思维的过程中,发生停顿,实验者应及时提醒或询问他们在想什么,不过,除非有特殊的研究目的,并事先做过准备,实验者在出声思维过程中,不应提问,以免干扰被试的出声思维;

(4)将录下的言语报告逐字逐句地整理成文字材料,并对记录进行细致的分析,提炼其中有价值的材料,以分析被试思维的过程及其特点。所录下的言语报告的分析是上述步骤中最困难的一步,有时被试的报告显得过于杂乱,很难从中找出规律2。

出声思维的分析——问题行为图问题行为图可以使研究者直观地看出被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操作序列。问题行为图由两个部分组成:(1)知识状态,即被试在某一具体时刻所知的关于该思维作业的全部信息;(2)操作,即被试每次用来改变其知识状态的手段。在制图时,用方框来表示知识状态,用箭头来表示改变知识状态的操作,箭头的方向指出知识状态变化的路线,画时要依次排列,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如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知识状态的重复,则返回这一状态的原始位置。这样,将一次问题解决作业的言语报告内容用许多方框和箭头表示,就构成了问题行为图,研究者可以通过问题行为图,详细地了解被试所进行的内部操作过程。

现以一具体实例来说明问题行为图的制作过程。纽厄尔和西蒙(1972)将被试对密码问题的言语报告转化成了问题行为图。密码问题即用10个不同的字母分别代表从0到9的一个数码,比如:在下式中,已知D=5,要求找出10个字母所代表的数码,在用数码代替字母后,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可使该算式成立。

在纽厄尔和西蒙的研究中,一个被试的言语报告记录片段为:

“每个字母只有一个数值。

(这是对实验者提出的问题,他回答‘一个值’)

这里有 10 个不同的字母,并且其中每个字母有一个数值。

所以,我看到两个D,一个D是5,因此T是零。所以,我想我从写下这

里的问题开始。我将写5, 5是零。现在,我还有另外的T吗?没有。但我有另一个D,这就意味着我在另一侧还有一个5.

现在,我有两个A和两个L,它们各在某个地方,而这个R则有3个,两个L等于一个R,当然,我要进1,这意味着R必将是个奇数,因为两个L或任何两个数相加必然得出偶数。而1是奇数,所以R可能是1, 3,但不是5, 7,9。

(此处出现长的停顿,实验者问:‘你在想什么?’)

现在看G,由于R可能是奇数,而D是5} G必将是偶数。

我现在来看问题的左侧,那里说D+G,哦,还可能加上另一个数,要是E+O必须进1的话,我想我会暂时忘记这一点的。

也许解这道题的最好方法是尝试各种可能的解法。我不知道是否有最容易的办法。”

显然,被试的第一个认知状态为”D=5”,通过对第一列加工的操作”D+D=T”,他进入第二个认知状态”T=0”,然后被试尝试去取

最左列中找到了D,将”D=5”代入,通过这一操作,他进行了第三个认知状态。以此类推,通过这样逐步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图9-2的问题行为图。

在图9-2中,为了便于和O区分,我们将零写作”Ø”。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被试在整个思维的过程中出现了反复,因为状态6和状态4重复,都是”L+L=R”。当在问题行为图中出现了此类倒退的现象时,必须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并另起一行。

问题行为图表明:被试的过程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以一种曲折、迂回的方式前进。被试在思维的过程中,可能会尝试各种路径,并慢慢积累信息。他有时会钻进死胡同,然后,倒退到原始状态,再尝试其他的路径。随着信息积累逐渐丰富,被试的推理也会变得更为有效。在每一时刻,被试关于思维作业的全部知识便构成了他此时的认知状态,他尽量尝试使用各种操作,以进入一个新的状态,逐步达到目标状态2。

对出声思维的评价的确,认知心理学家们在出声思维上下了大功夫,他们极力使言语报告能像行为测量一样有效、科学。通过问题行为图对出声思维进行分析,使得言语报告可以被量化了。比如:问题行为图中向下箭头的个数就是被试在思维过程中倒退的次数,倒退次数越多,可能说明被试在思维过程中使用策略的情况越不稳定;在问题行为图中,所使用的操作总数,则可以作为其思维快慢程度的指标。除了能和行为测量一样,作到科学化外,出声思维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掌握被试思维的全过程,这往往是诸如解题时间、错误次数、答对人数等行为测量指标无法作到的。比如:分析被试解一道数学题的思维过程,行为测量也许只能得到被试解题所花的时间和最终成功解题的步骤,而从问题行为图中,我们却可以看到被试开始的一些错误尝试和曾经被否定的错误策略2。

然而,出声思维法也有其缺陷:

(1)作为言语报告的一种,出声思维反映的是仅能停留在被试意识层面的东西。而近些年来的一些研究则表示:思维过程并不一定是可以外显的,被试的思维过程完全有可能是内隐的,即被试不知道为什么会得到此类答案,或者不知道自己在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策略。

(2)在解决问题时让被试进行言语报告是否会影响到被试的思维?也许为了更清晰地报告某个想法,而未能及时地注意下一想法,而会导致灵感的丢失。不过,也有研究显示出声思维的方式并不会影响思维的正常进程。

(3)言语报告的可信程度到底有多大?出声思维和过去心理学中的内省法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有关内省法可信程度的争论在出声思维法上再度出现(Nisbett和Wilson,1977)。梅特卡夫(Metcalfe,1986)进行的实验或许可以说明问题。梅特卡夫要求被试边解决问题,边同时对他们接近问题解决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被试的评价很不准确,即当被试表示他们正接近答案时,他们事实上更容易给出不正确的答案!可见,被试的言语报告可能是相当不准确的。尼斯贝特(Nisbett)和威尔逊指出:当要求被试报告口头上很难定义的内容,或是他们为什么或怎样才能作出可靠判断的时候,言语报告往往是不准确的。但是,出声思维要求被试做的是报告他在想什么或是他在做什么,而不是像上述实验一样,要求被试定义他们言语上很难定义的东西。

总地说来,出声思维法既能像行为测量一样作到科学化,又能揭示行为测量所不能揭示的一些问题。然而,有关出声思维是否会干扰思维过程、出声思维是否可信的问题仍存在争论,所以,当以出声思维作为研究方法时,我们必须对结果的解释作到慎之又慎。一般来说,出声思维法较适宜于那些能够为被试自身清楚意识到的思维过程的研究;而针对如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的思维中无意识过程的研究,出声思维法就无法揭示出什么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