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结论
莱考夫和约翰逊考察了大量的英语语料,发现英语中许多表达形式都来自基本隐喻。他们对隐喻进行了广义的分析,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
(1)所有的语言都是隐喻。
(2)所有的隐喻最终依赖于我们的亲身经验(Lakoff,G.&Johnson,M.,1980)。他们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pervasive)隐喻。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进行思考和行动所依赖的日常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基本上是隐喻性的。人们的概念系统是隐喻结构化的,因此语言表达也是隐喻结构化和定义化的。隐喻概念体系来源于人们的经验,生长于社会文化的土壤中。人们习惯于用隐喻概念理解和体验事物,经常用--种更具体的概念(acon-cretesourcefield)来谈论某种抽象概念(anabstracttargetfield)。例如,“因特网”(internet)(属信息领域)和“高速公路”(highway)(属交通领域)是两个不同的“语域”,我们可以用与“高速公路”相关的词汇来描写“因特网”:“In-ternetishighway”。语句的本义通过底层的隐喻得到认知,即有关网络的概念可以通过高速公路的概念表达清楚。莱考夫和约翰逊还提出了“跨概念域的对应理论(mappingsacrossconceptualdomains),认为隐喻过程就是人们借助一个概念领域结构去理解另一个不同的概念隐喻结构。他们用“sourcedomain”(喻源域)和“targetdomain”(F1标域)来说明两个领域互动关系的方向性,同时,把两个领域之间的这种带方向性的互动称为“mapping”(映射)。隐喻的意义取决于喻源域的意义和结构特征。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中,喻源域的结构被大规模地、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并成为目标域结构的一部分,所以前者决定了后者的意义。1
分类莱考夫和约翰逊把概念隐喻分成三大类,即结构隐喻(structuralmetaphor),即用一个类别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个类别的概念,是两类概念叠加之后产生的一词多用现象,是通过“结构映射”的方式把源概念映射到目标概念上。如:ARGUMENTISWAR(争论是战争),TIMEISMONEY(时间是金钱)。争论和战争、时间和金钱本来分属不同的概念系统,通过结构映射,使人们看到它们的相似或类同的方面,因而抽象的词语通过隐喻而形象化了;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met-aphor),即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达空间的概念形成的一套概念系统,如;HAPPYISUP(快乐是上),SADISDOWN(悲伤是下),MOREISUP(数量多是上),LESSISDOWN(数量少是下)等。这些方位都是人体直接经验的体现。“.上”、“下”和它们的隐喻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以身体为参照点建立起来的,是人类共有的身体经验隐喻化的结果,因此,不同的语言也有着大体类似的方位隐喻;本体隐喻(ontologicalmetaphor),包括实体和物质隐喻(entityandsubstancemetaphor)和容器隐喻(con-tainermetaphor),就是利用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感知的基本经验来理解那些抽象经验,如思想、观念、行为等,如:In-flationisanentity(通货膨胀是实体),Themindisamachine(大脑是机器)等。将通货膨胀看作是一个实体,就有“通货膨胀正在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Inflationisloweringourstandardofliving.)、“我们需要与通货膨胀作斗争”(Weneedtocombatinflation)这样的表达。在这个实体化的过程中,抽象的经验被表达得具体形象生动。把大脑的思考实体化为机器,我们就可以得到许多有关大脑和机器联系的表达,诸如:“我的脑子不转圈了”(Mymindjustisn'toperating.)、“我脑子有点生锈了”(Mymindisalittlerusty.)等。雷迪(Reddy,1979)提出的著名的导管隐喻,也被称为容器隐喻,他把思想或意义看成是物体,语言是容器,交际是通过管道传送,比如:Thatconceptwasoutofmyreach.(我不理解那个概念),concept(概念)是说话人够不到的物体。容器隐喻建立的基础来自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事件、行动、活动和状态都可以看成是容器;可以是视觉领域、可以是有疆界的土地、可以是心理的感情状态、也可以是进人或退出的比赛,等等。这种容器的普遍存在是容器隐喻普遍存在的具体表现。莱考夫和约翰逊进一步指出隐喻概念具有系统性和文化一致性等特点,主要是因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方式与概念隐喻体系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概念隐喻体系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与社会文化中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相--致。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理论极大地拓宽了隐喻的研究范围,使之进入了一切和人的思维意识相关的广泛领域,它使人们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被称作“隐喻概念体系”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以及行为的基础。但是它末把语境作为一个范畴。它虽强调了人类认知中概念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却忽视了隐喻的特殊性,隐喻在不同的文化中有其特殊的概念。其次,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有些概念隐喻以偏概全,例如“向上”(up)未必都是好的,“向下”(down)未必都是坏的,如“物价飞涨”、“少而精”就是例证。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双域”(喻源域和目标域)概念隐喻模型对有些复杂结构的隐喻无法做出解释。弗科尼亚(Fau-connier)提出的合成空间(Blendedspace)理论对此做了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