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原则
1 以源头控制为主,推行清洁生产
2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利用环境空气自净能力
环境自净能力是环境容量的一种表达方式。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既可保护环境,又可节约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但是,在利用环境自净能力时要慎重,要以各种类型污染物的自净规律和生态毒理的研究为基础,并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才能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在环境调查研究和环境预测的基础上,要编制环境经济规划和区域环境规划,进行环境区划和环境功能分区,按环境功能分区的要求对工业企业按类型进行合理布局。了解和掌握区域环境特征(如风向、风频、逆温、热岛效应等)、污染物的稀释扩散等自净规律,使污染源合理分布,并控制污染源密度。
3 分散治理与综合防治相结合,以集中控制为主
治理污染的根本目的是谋求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要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益,必须走污染集中控制的道路。分别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如逐个改造锅炉,消烟除尘,是防治烟尘污染的有效措施。但这种分散治理措施必须与区域综合防治相结合,才能提高污染治理效果,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改造锅炉、消烟除尘要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中供热等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
4 按功能分区实行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
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主要取决于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而不是单个污染源浓度是否达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而进行污染控制与管理,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规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浓度标准。然而,由于人口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大,排污量也随之增大,单一的浓度控制便难以控制由于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持续增加而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第二个层次是目标总量控制。这是根据区域(或城市)环境规划的环境总量控制目标(或计算确定的污染物削减量),分配到污染源,限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
第三个层次是容量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是在对环境功能区环境容量分析的基础上,按环境容量确定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它的特点是将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水平与环境质量直接联系,选择(或建立)恰当的环境容量计算分析模型,确定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通过环境规划优化分配削减污染负荷(或总量控制指标)的方案。它不要求各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平均削减,而是求得以最佳成本效益实现功能区的环境质量目标1。
防治途径1 确定评价地区的环境目标
1) 确定城市的功能
2) 预测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排污的水平
3) 规定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
2 加强环境管理
1) 制定地区性环境条例
2) 制定地区性环境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3) 制定环境规划条例
4)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 加强环境规划
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做好城市长、短期规划和老城改造规划。
4 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
1) 做好能源利用的规划
2) 加强能源管理
3) 加强热工管理
4) 改变燃料构成,实现城市煤气化
5) 改变分散的采暖方式,实现集中供热
6) 实现联片采暖和区域锅炉房
7) 充分利用余热资料
5 加强污染源治理
1) 改变原料、改造设备、改革工艺消除污染
2) 加强废气治理
3) 加强工厂的经济管理,执定环境——经济指标,纳入工厂经济管理体制。
4) 加强锅炉的消烟除尘措施
6 植树造林,种植草坪,绿化城市2
主要措施(1) 改革能源结构,采用清洁和低污染能源,例如氢能源、太阳能、天然气等,对燃料进行预处理以减少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采用无铅汽油和节能汽车,节约能源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2) 城市以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为主,控制和减少汽车及重型汽车运输量;
(3) 加强环境管理,包括企业管理,交通管理,减少事故性排放和地面扬尘;
(4) 生产过程中必清洁原料替代有毒气体原料,通过清洁生产消除和降低污染物发生并有效地治理和回收排放的污染物,例如用各利除尘器去除烟尘和工业粉尘,用气体吸收法处理有害气体,回收废气中的物质;
(5) 利用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例如高空排放;
(6) 植树造林,扩大绿色植被面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