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天基观测是指传感器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外的观测,如卫星、探测火箭等。天基气象观测系统通过卫星轨道的选择,既可以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全球资料(如极轨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也可以获取高时间分辨率的资料(如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通过对星上遥感探测器瞬时视场的设计及卫星轨道和高度的选择,可以得到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资料通过主动遥感或被动遥感。1
天基系统的作用选用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等不同波段的多个探测通道,可以得到地球气候系统中五大圈层不同要素和参数的信息。因此,天基探测具有获取全球、全天候、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地球系统辐射信息的能力,经过反演、加工和处理,得到多种与其他手段互补的描写地球系统五大圈层不同尺度运动状况和发展演变的地球物理参数。天基气象观测系统是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气象业务和服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1
监测信息类型对承灾体的监测方面,早在1983年,水利部就利用陆地卫星TM数据监测三江平原挠力河的洪水,成功获取了受淹面积与河道变化信息。1984年和1985年用极轨气象卫星分别调查了淮河和辽河的洪水。水利部防洪减灾工作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成了运行体系并得到了多年的实际应用。以气象卫星、星载SAR(合成孔径雷达)和机载SAR、直升机以及地面水文、水位观测等进行多平台监测,在宏观背景监测、灾情监测与紧急情况监测等方面发挥作用,从灾害发生遥感影像提取的现势水体与基础背景数据库中的水体叠加就可以进行洪涝灾害发生面积和程度的评估。1
举例在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期间,我国利用遥感技术准确监测和评估了受灾面积及灾害损失。2000年4月在西藏易贡滑坡及连带发生的洪水灾害中,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还在森林火灾、旱灾和华北沙尘暴灾害的监测中成功利用了资源卫星数据开展灾情、发生区域、发展过程、灾害损失、孕灾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与评价。1
未来发展与运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监测气象灾害的内容和手段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复杂,除水灾与森林火灾等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技术已比较成熟外,对于雪灾、旱灾、沙尘暴等气候灾害,水质污染、土地退化等环境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损失、外部生物人侵、病虫害等生物灾害的遥感监测评估方法,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实践证明,卫星遥感不但可以监测灾害前兆与灾情动态,而且在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卫星遥感提供的信息也要比其他常规手段更加快速、客观和全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