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偶发事件枚举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偶发事件枚举法是一种评估发输电合成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是解析法中主要的一种。它根据系统中所有元件处于完好状态和故障状态的概率、频率以及元件间的功能关系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若系统有N个独立元件,每个元件有m个状态,那么系统状态总共有mⁿ种,计算量十分庞大。通常只计算那些概率大、对系统功能影响大的系统状态,求得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近似值。

主要步骤包括选择偶发事件、分析偶发事件构成的系统状态、综合同类可靠性指标三个主要步骤1。

选择偶发事件主要选择故障概率大的偶发事件。首先选择单重故障事件,然后选择二重故障事件,如有必要再分析三重故障事件。

分析偶发事件构成的系统状态为了区分元件故障对系统状态的影响,需要对系统作功能计算。为了检验发愉电合成系统的充裕度,需进行潮流计算,为了检验安全性需进行稳定计算。如果在给定元件故障时系统能完成其预定功能,那么该系统状态就属于完好状态,否则就属于系统的故障状态。发现系统故障状态后,往往还要对故障后果进行分析,计算相应的可靠性指标。例如,若在采取补救措施后仍然不能消除输、变电元件的过负荷,就要削减某些负荷点的负荷,从而估计故障的严重程度。这样可以计算出系统故障状态的概率、频率以及各负荷点的电力不足概率、频率、电量不足期望值等指标。

综合同类可靠性指标将所有系统完好状态的概率相加可得系统完好状态概率的下限,由1减去此下限就是系统故障状态概率的上限;所有系统故障状态的概率累加就是系统故障状态概率的下限。综合其他反映系统故障后果严重程度指标便可相应地得到系统故障后果严重程度指标。

如果分析了所有系统状态,便得到系统故障概率精确值,但这是很难做到的。为节省时间,一般是分析概率较大且故障后果严重的系统状态。

总结偶发事件枚举的主要优点是适应性强。只要系统中各元件间的功能关系可以计算,系统各状态的概率、频率可以计算,这个方法就能适用。目前发输电合成系统可靠性分析所用的解析法中主要使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计算量随元件数增加而急剧增加。计算精度与计算时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有时宁愿采用比较快速的近似功能分析,以便分析较多的偶发事件,求得系统故障状态概率的近似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