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产液结构调整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 它不仅涉及到油藏工程研究, 而且也涉及到采油工艺技术。在结构调整中必须充分发挥调整井、分层注水、分层堵水、分层压裂和优选油井工作制度等各种措施的作用。要搞好结构调整, 首先要搞清不同油层的注水状况、开采状况以及地下油、水分布状况, 掌握不同油井不同油层的生产能力、含水率和压力变化,在这个基础上研究油田的各种潜力。这些潜力是油田实现结构调整、稳油控水的基本条件。
在了解油田的潜力后, 就可以着手编制油田进行注水、采液、含水结构和稳油控水的总体方案。在结构调整优化目标的控制下, 就可以进行产液结构调整。1
主要内容1 . 全油田分区的产液结构调整
将全油田总的年产油量目标, 按每区的含水率、采出程度、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潜力的分布和调整井的部署等, 分配到每个区, 确定分区的年产液目标。
2 . 分类井的产液结构调整
在满足分区年产油量目标的前提下, 根据基础井网和不同时期投入的调整井的含水率和开采状况, 调整分类井的产液和含水结构。
3 . 单井结构调整
根据每类井确定的具体目标, 把各种措施落实到每类井的每口井上, 进行每类井井间的注水、采液和含水结构的调整。
整个油田产液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优化好基础井网的产液量和产油量。从生产实践中得到两方面的认识: 一是不能只注意调整井的投产和产量的接替,而忽略基础井网的调整。这种做法虽然全区能实现稳产, 在有调整井投产前提下, 可以稳产甚至还能增产, 全区含水上升率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但往往由于整个工作重点, 过分集中在新井投产上, 基础井网的油量明显下降, 含水率仍继续上升, 影响基础井网本身开发效果的提高; 二是在调整井接替基础井网的部分产油量以后, 不能过多强调基础井网的稳产, 而忽略了基础井网的控水工作。这种做法在调整初期可以使全区含水率下降一个台阶, 但是由于基础井网下降一个台阶以后, 仍主要采取提液的方法来保持稳产, 全区含水率和产液量仍然迅速增长。
因此在进行注水产液结构调整时, 对基础井网既不能放松调整工作, 又不能只重视控制产油量的递减, 而忽略控制含水率的上升。应该在充分做好平面调整的基础上, 努力控制产油量的递减和含水率的上升, 使基础井网的控水工作建立在不断改善其开发效果的基础上进行。油田在高含水期尤其高含水后期进行注水产液结构调整的优化目标应该是: 在不断改善基础井网的开发效果的条件下, 保持全油田产油量的稳定和产液量少量增长。1
在胜坨油田三区坨七断块的应用产液结构分析坨七断块沙二段位于胜坨油田三区, 1964 年试油投产, 1990 年进入特高含水开采期。该断块含油面积大, 断层多, 油层多, 层间差异大, 特别是经过电泵、大泵的强采, 使得高渗透主力层单元含水特高, 采出程度高; 低渗透非主力层单元能量低, 机械采油方式及产液构成极不合理。该断块经过30 年的开发, 到1992 年底, 不同类型油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类油层采出程度高, 含水高, 平面上油层水淹特别严重, 电泵比例偏高, 电泵、大泵提液效益差;
二类油层因油层渗透率低, 水井吸水状况差, 油层能量低,电泵、大泵提液受到一定限制, 油层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类油层油砂体形态变化大, 储量分散, 井网控制程度差, 注采对应率低, 油层能量低。
针对以上问题, 自1992年开始, 在对油藏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实施了以配套工艺为手段的产液结构调整, 宏观控制含水上升率, 减缓自然递减率。
配套工艺产液结构调整是针对储层出现的主要矛盾, 采用配套工艺技术措施, 减少高含水井的产液量, 增加低含水井的产液量, 从而实现降水稳油, 改善开发效果。
(1) 合理调整电泵井布局, 保证井点液量分布均衡, 改善整体开发效果。1~3 主力油层综合含水率高达94 . 5% , 电泵单井产油量低于区块平均产油量, 电泵井生产效益较差。为了提高电泵井效益, 减少耗水量, 对产油量低于7 t/ d 的低效电泵井采取拔电泵或改层生产。
(2) 优化电泵排量结构。为了使井点液量增长更适应地层条件, 进一步优化硬件结构配置, 一是实验应用了50 m3/ d、100 m3/ d 的小排量电泵; 二是推广了200~250 m3/ d 中等排量电泵。
(3) 配套发展有杆泵采油工艺, 扩大应用领域, 增大排液能力。
(4) 搞好提液井的油层保护。提液井由于采液强度大, 地层出砂和破坏储层结构是主要矛盾, 为了防止出砂, 必须防止砂粒由地层向井筒运移。可采用低伤害高效固砂稳定剂来防止砂粒运移。
调整效果通过3 年的产液结构调整, 区块开发形式出现了明显好转, 主要表现在: 不同类型的油层产液结构基本趋于合理; 电泵井数比例增长速度得到控制; 特高含水井点含水稳中有降; 自然递减、综合递减明显减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