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流动单元测井解释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研究进展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种储层研究方法,而在国内则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进行探索性研究,由于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实际资料的限制及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流动单元的认识及研究方法也不完全一致。

流动单元的概念是由Hearn等于1984年提出来的。Hearn在研究美国怀俄明州Hartzog Draw油田Shannon砂岩储层时,提出把Shannon砂岩划分为5个流动单元,并把流动单元定义为横向连续的储集层,在该单元的各部位岩性特点相似,影响流体流动的岩石物理性质也相似,这里提到的岩石物理性质,主要是指孔隙度和渗透率。流动单元定义的提出,为砂岩储层进一步细分提供了较量化的定义,同时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基础。

自Hearn提出储层流动单元的概念以后,很多学者应用这一概念开展了储层表征或储层评价研究,并对流动单元的概念和划分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八五”中后期流动单元的概念被国内研究者广为接受,并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特别是第2届国际储层表征技术研讨会(1989)以后,大量的国外研究方法被介绍到国内,同时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他们自己对流动单元概念的理解和研究方法。

流动单元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应用:

①合理划分储集层,预测储集层的分布及性质;

②提高渗透率的解释精度;

③确定剩余油的分布及加密调整挖潜的对象;

④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分层依据。1

基本思路和方法目前,国内、外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可大体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数学手段为主的储层参数分析法:广泛应用储层中的各种地质参数,通过单井中密集取样的聚类分析寻找划分流动单元的有效参数和定量界限,然后直接在整套储层中定量划分流动单元。最终建立以流动单元为基础的三维定量地质模型。该分析法可大体分为如下几类:

(1)岩相及宏观岩石物理参数:如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粒度中值、泥质含量、砂层厚度、净毛比、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Kv、Kh、含水饱和度等;

(2)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如孔隙组合类型、孔喉半径、平均流动半径或流动带指标等;

(3)传导系数、存储系数;

(4)生产动态参数:如井间流动能力指数。

第二种是近年来刚刚形成的以地质研究为主的储层层次分析法:

首先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旋回等时对比法则,建立高分辨等时地层格架,并研究其间泥质岩隔、夹层的分布。然后在等时地层单元内,按照其中不同级次沉积界面和结构单元的特征,把储层详细解剖到成因砂体或成因单元,并进一步分析界面间沉积、成岩胶结屏障及断层遮挡状况,建立精细的储层结构模型及渗流屏障模型。最后通过影响渗流的储层地质参数分析,在成因砂体或成因单元内定量划分流动单元,建立储层流动单元分布模型及其三维定量地质模型。这类方法比较适用于陆相非均质储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