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ed) 指知识由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受者的跨时空扩散的过程。这里,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分享的知识不仅包括可编码的明晰知识,也包括与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密不可分的隐性知识。明晰知识是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它通过数据或编码的程序化方式容易进行交流,并容易和正式地通过单个个体传输。隐性知识并不容易和方便地交流和传播,它包含如个人信息、经验和价值等无形的因素在内。
知识的分享主要指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知识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和使用的状态。这不仅表现为一种历时性分享,即前人所积累和创造的知识为今人所继承;也表现为一种共时性分享,即在当代人们创造出来的新知识也迅速为其他社会成员所知晓和使用。历时性分享和共时性分享密不可分,所有新知识的产生都离不开前人知识的积累,是一种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新知识要被接受,也必须受众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否则将会由于知识梯度过大而使新知识难以为其他人所理解。历时性分享寓于共时性分享之中,而共时性分享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为历时性分享。不过,历时性分享和共时性分享也有所区别,因为所有前人创造的知识是为当代人的全体共有,但是,新产生的知识却并不一定人人都能使用或知道。这除了传播渠道不畅通导致一部分人不能及时接触到新知识外,主要是由知识的粒子性所引起的。将知识作为实体看待就意味着知识的产生需要成本,知识更新和储藏需要专人负责和持续的投资。因此,人们会为某些新知识确定一个合法的拥有者,所以就有了公共知识和专有知识的区别。知识的这种实体特征是人们将其与物质实体类比而体现出来的,但知识不同于物质实体的是知识具有无形性、可分享性,也就是说知识的拥有者并不会由于别人使用了该知识而不能再使用它,这就使人们可以通过出售知识来补偿知识的生产和维护的花费。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享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方式:权利的分享。它与知识产权制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知识产权交易,由于存在以知识提供方为中心的卖方市场和以知识接受方为中心的买方市场这样一个二元结构,实现知识分享必须利用市场机制来建立均衡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结构。这样,在这个过程中所分享的知识比单独产生和使用的知识更精确、更复杂和更有用。
如何实现知识共享要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分享,知识管理就应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
第一,应建立一个全天候开放的内部信息网,并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使企业职工能随时接触到信息网内的知识,同时还要鼓励职工向企业网络内填充知识和信息,使每一个员工的知识都成为企业系统知识平台的组成部分。
第二,建立相关企业间的知识网络,包括专家网络、技术员网络、主管部门信息网络、供应商网络、经销商网络、合作机构网络等。当一个公司同顾客、供应商、劳动力组织、大学和其他组织之间建立了大批知识联盟,并且彼此加强、互相促进时,就能充分的实现企业与外部的知识分享,进而达到企业知识生产的持续发展。
第三,为了减少知识供应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知识梯度,企业还应定期举办各种职业培训,使员工可以获得多种技能,具有公司所需要的更广泛的能力。同时,管理者要认识知识分享的益处,在共有的、开放的知识交换状态下,个人知识才有可能得到增长,而不被使用和交换的知识将老化并失效。
第四,为了防止管理者故意创造出知识的不对称性或知识供应者因不能得到知识回报而不愿提供知识,企业还应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激励政策,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并将绩效考核与知识分享挂钩。特别是要建立一种旨在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分享的技术规范。
第五,为了真正实现企业的知识分享,就要消除中间知识流通环节,减少知识的扭曲。为此有必要将原有的、官僚的功能型部门结构转化为易于接收和传播信息的网络型或扁平型的结构。
第六,有效的知识管理还要求企业管理者把企业知识的培育和管理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建立有利于企业知识分享并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培植团队精神,消除知识背景差异造成的阻碍。
应用1、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
知识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与企业别的资产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会因使用而‘折旧’,不会因使用的人多而‘磨损’。相反,知识的价值随着使用人员的增加而增加。企业的员工获取新知识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分享已有知识的成本却相当低。企业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边际成本越来越低,边际收益却往往越来越高。这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引入知识管理系统的原因。可以说,知识分享程度是衡量知识管理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知识分享不充分的知识管理不可能是成功的知识管理。
2、知识分享是企业产生创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催化剂
企业的知识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企业中员工个人拥有的知识,一个层面是企业作为整体拥有的知识。对企业而言,一方面,为了提高效率而不得不进行社会分工,员工日常工作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窄;一方面,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需的却是整体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只有通过知识分享,员工个人的知识才能成为企业层面的知识。圣吉认为,企业的知识是通过员工之间的沟通产生的。那哈皮特(Nahapiet ) 和苟雪( Ghoshal) 认为,知识的产生是员工相互交流和组合已有知识的结果。确实,没有哪一项知识不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企业里谁也不能说他已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他自己的局限性。通过相互交流,人们往往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创造出更好的新的知识。中国古代谚语“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企业才有可能创造出有价值的创新知识。
3、知识分享是企业充分利用知识的前提
企业的很多知识只有被相关人员分享后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拥有很多生产线工厂中某条生产线的设备维护工程师发现了可以更快更高效的维护设备方法。如果他没有将这一方法介绍推广到其它生产线,则该方法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些员工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对自己的工作不一定有很大的影响,但别的员工通过知识分享获得这些知识后却能对他们乃至整个企业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