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抢救
民用飞机抢救是指航空器因事故在机场飞行区丧失了滑行和牵引能力,影响航班正常起降情况下,由航空器运营人与当地航空港共同指挥、组织和协调下进行航空器紧急救援,对事件航空器实施的搬移工作。其操作依据是民用飞机抢救手册。民用飞机抢救手册是帮助航空器运营人和航空管理局在短时间内制定针对阻碍机场交通损坏飞机的抢救方案,并进行设备和技术准备以及实施对损坏飞机进行抢救的重要资料。2
民用飞机抢救设备的一般技术要求民用飞机抢救设备的技术性能应适合民用飞机的一般结构、工艺特点,如大量使用铝合金、钛合金、特殊钢材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广泛应用无冲击压铆、胶接等先进工艺方法以及飞机内高密度地布置各种机载设备和系统等。同时不同的民用飞机型号还有其各自特定的工艺方法的要求,如不同民用飞机机型有不同的测量定位夹具;不同工艺方法用不同的工具及不同的工艺参数。但一般来说,民用飞机抢救设备应符合以下共同要求,以适应在国内机场紧急救援时的处理需要:
(1)适应民用航空技术发展的水平,满足民用飞机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飞机抢救的要求。
(2)通用性好的抢救设备,尽可能地采用市场可采购产品。市场产品易于获得,将极大地方便民用飞机抢救的供应和保障。
(3)操作简单、高效的抢救设备,在位置偏远的机场、时间紧张的环境下,操作简单、高效的设备能够完成抢救工作,争取宝贵的抢修时间。
(4)尽可能减少抢救设备的种类,用最少的设备完成最多的维修工作,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设备可作为修理材料或修理部件,临时替代损坏的飞机部件使用。
(5)应优先考虑采用压缩空气或蓄电池作为抢救设备的动力源,并考虑在必要情况下人力操作的可能性。在民用飞机抢救现场电力供应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蓄电池和气源相对容易保障,故配用充电电动工具、风动工具及在可能情况下采用人力操作将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6)满足快速转移、快速展开的专用抢救设备,此类设备可选择国际上知名的专用设备供应商,并针对不同的民用飞机机型协调抢救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的配置。2
民用飞机抢救设备的范围民用飞机抢救中所使用的设备种类繁多,其范围尚无严格界定,初步划定民用飞机在型号研制中的飞机抢救设备应限于以下范围。
(1)机型专用抢救设备
飞机在抢救过程中直接使用到的各种专用设备。如,更换机轮设备、千斤顶、牵引杆、系留设备等,此类设备应在型号研制中试制,并在验证通过后在客户需要的时候提供给客户使用。
(2)用于救援现场的专用设备
如气囊、压气机、活动电源、特种车辆和一般的起吊设备等为通用设备,型号研制方可在相关手册内推荐此类专业设备供应商,以便在需要时来获得支援。
(3)重型设备
如重型吊车、平板车、钢板、枕木以及筑路设备等可以从机场或与机场订立协议的有关部门处获得。2
海军飞机抢救海军飞机抢救,是指海军飞机发生迫降、冲出跑道或飞行甲板以及其他事故时采取的紧急救援措施。目的是尽快救护处于危险境地的人员,消除或减少发牛事故的飞机对机场或载舰的其他飞机和设施造成的危害,保证其他飞机正常起降。
基本内容通常包括:布置现场警戒,迅速判明情况,立即抢救伤员,帮助机上人员离开飞机;尽快切断机上电源、油路,卸下弹药,以消除燃烧、爆炸的危险;对已经起火的飞机采取灭火措施;尽可能卸下并保管好机上保密设备。险情消除后,根据飞机损坏程度,组织就地修复或将其拖运到指定地点。
对于在舰艇飞行甲板、起降水区或机场跑道上发生事故的飞机,尽快将其拖离,以免影响其他飞机起降。对于迫降或坠落海上的飞机,立即派出飞机、直升机或舰艇到出事水域,搜索、救援落水的机上人员,根据水面漂浮物和水文气象条件判断失事飞机的地理位置,以便打捞。对于迫降或坠落陆地的飞机,立即派出抢救人员和车辆,携带抢救器材,奔赴出事地点,对伤员和飞机实施抢救。
抢救工作通常由驻在机场、航空母舰或离出事地点最近的海军航空兵部队,组织航空工程机务、救护、消防、警戒兵力(人员)等实施。为保证抢救工作迅速有效,平时备有抢救预案,对有关人员进行抢救知识的教育,组织必要的演练;在飞行实施过程中设有抢救组和值班制度,并备有各种抢救车、船,搜索救援飞机、直升机和抢救器材,随时待命出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