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进行储层特征研究,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最终目的是对储层作出逼近真实地质情况的分类与评价。随着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和日益深入,储层评价工作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必要性实践证明,勘探开发效果及成败的关键是对储层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由于影响储层待征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只有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才能提高钻井的成功率,并为开发方案的制定、开发动态分析、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开发方案的调整奠定可靠的地质基础。
任务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储层综合评价的任务不同。储层综合评价工作贯穿在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中,从打第一口探井到发现油田,直到油田开发结束飞不断评价储层的过程,就是对储层深化认识的过程。
阶段根据我国绝大多数油田实行注水保持压力开发的特点,分3个阶段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即勘探评价及开发准备阶段、开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阶段、开发方案的调整及完善阶段。在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由于资料求取的精度不同,对储层的认识程度也不一样,故储层综合评价的任务也不相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油藏由于开发方式不同,储层评价工作也应有所侧重。
准备阶段在勘探评价及开发准备阶段,应以含油层系或油层组为单元,评价出有利的沉积亚相带,主力储层段,非主力储层段及隔层,各油层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渗透率差异,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总之,该阶段的评价属于早期评价,主要以地质为主体,依据地震、测井、地质对储层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和储层参数变化作出基本预测,即在建立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设计与实施阶段在开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阶段,应以砂层组或小层为单元进行评价,要求评价出有利的沉积微相带、主力小层、非主力小层,并以小层、微相带为单元评价其渗流特征及各流动单元的连续性。本阶段认识储层的资料比较多,已建立起各研究单元的储层静态模型,因此,储层综合评价要力求准确,以保证重大开发决策的正确性。
开发方案的调整及完善阶段在开发方案的调整及完善阶段,已具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开发历史,在注入驱替剂未作改变以前,即未采用改善注水或三次采油开采以前的整个开发过程都属于这一阶段。
此阶段除了不断用动态资料验证静态研究结果,对储层进行再认识外,还应充分认识到储层及地下流体性质都在发生变化,通过打检查井取心分析,结合开发动态,研究储层及流体变化规律,检验油层对比、小层划分及微相划分的合理性,密切监测储层原始特征,如孔隙结构、渗透率非均质性、渗流特征等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变化。并结合所有静、动态资料,应用各种井间插值方法,逐步把储层静态模型向预测模型方向发展,对无井点控制地区作一定精度的预测,揭露和不断总结各类微相砂体水驱油全过程的发展规律,包括平面上的油水运移规律及层内水淹厚度。其关键是评价出剩余油的分布,为开展调整井的布置及各项增产措施的制定提供地质基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