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亲子动力学是随着对亲子关系、家庭治疗的研究发展起来的。亲子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在系统中亲子动力学能够反映亲代和子代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独特方式。亲子动力学是基于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沟通及家庭和外部环境相互交叉作用的科学。
动机效应在亲子间的应用“父母越急,孩子越慢”;“父母越催促,孩子越磨蹭”。为什么会这样呢?用心理学来说就是四个字:动机剥夺。说全了就是:因为父母剥夺了孩子做事的动机。
1、动机被剥夺的孩子们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特别不愿意吃饭,觉得吃饭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这是因为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每次吃饭都是妈妈拿着大勺子往我嘴里一勺子一勺子的填,直到填到她觉得“够了”“饱了”的量才能住手。我觉得我不是给自己吃饭,而是给妈妈吃饭。尤其恶心吃鸡蛋,那是因为小时候被妈妈喂恶心了。于是我恐惧吃饭,每到吃饭就跑到院子里玩儿,于是每到吃饭,院里就有了一道风景,一个妈妈端着饭碗,满院子里撵着一个小孩喂饭。
现在回头看小时候的经历就会看到,我的妈妈虽然爱我,但却打着“爱我”的名义,剥夺了本来属于我自己的“吃饭的权利”。结果导致她很累,而我则非常讨厌吃饭。两败俱伤。
其实妈妈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那就是让我玩儿,玩累了饿了我自己自然会吃,如果我玩儿忘了吃饭,那就饿我一顿两顿的不给饭吃,看看我以后还敢不敢到点儿不回来吃饭。
这样妈妈就把“吃饭的动机”还给了我,毕竟这是我自己的的事儿。
2、孩子“动机被剥夺”的结果
举自己的例子是想说,很多父母都剥夺了孩子的“动机”。这样的结果就是:剥夺了孩子“吃饭的动机”,会让孩子感觉我是给父母吃饭,不是给自己吃饭;剥夺了孩子“学习的动机”,会让孩子觉得上学是给父母学习,不是给自己学习;剥夺了孩子“做事的动机”,会让孩子觉得做一切都是给父母做的,而不是为自己做的;而父母则会感觉自己无比的“累”。如你所说的:“急的我要命!”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那就是孩子的人生已经不是他(她)自己的,而是父母的。孩子不需要有自己的“脑子”,而只需要将父母的“脑子”当成自己的脑子,一切听父母的,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想法说出来,也必定遭到父母严厉的反对和呵斥。慢慢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想了,父母怎么说就怎样做。)所以孩子如一个“奴隶”一样,永远“被动的”做一切。
你希望孩子做事快一些。可是矛盾的是,一个“奴隶”怎么可能有“动力”?怎么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他表面服从着父母,但是内心却也充满了委屈。所以潜意识中往往会“不合作”,“不配合”。这样就更“慢上加慢”了。要想改变这一切,除非,来一场“革命”——改变教育方式和亲子之间的互动模式。
3、智慧的父母该怎样做?
这些年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好孩子,父母都不费力,孩子自己就将自己的一切都做好了。还有许多孩子的父母累的要死,孩子却原地踏步,极不成熟。事实就是,好父母,不需要一切“替代”孩子去办,只需要“激发”出孩子的动力就可以了,接下来孩子自己会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一切。
具体来说,如果想要培养出这样自己有动力有能力做一切的孩子,父母需要这样:
(1)把“动机”还给孩子自己
无论吃饭,学习,做事,父母都把自己伸的过长的“手”拿回来,让孩子开始学习自我管理,让孩子自己去做,哪怕孩子做的“慢”一些,父母也别着急,如果你一着急,孩子就又“懵”了。想起我自己小时候,上三年级了还不会系鞋带,因为每天妈妈给系,然后我想要自己系,一开始得慢慢来,可是妈妈就很着急,说我系的又慢又差,结果就又“替”我系鞋带了,这样直到我10岁才能够自己系鞋带。
所以父母如果想要把“动机”还给孩子,父母需要:
A 忍住自己的“着急”;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孩子毕竟还是孩子。
B 接受孩子自己做的过程中从最开始的非常慢,非常差,到慢慢的一步步越做越好的过程。尤其在开始的时候,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信任,来让孩子发展自己“做”的能力。
C 要学会“及时”的表扬鼓励孩子。哪怕孩子其实做的达不到你的满意,你也要发自内心的鼓励孩子,决定不能以你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不能拔苗助长,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成长。
D 当你看不惯孩子的某些行为,而想要批评指责他(她)的时候,你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小时候也经常这样被自己的父母批评?请你停止拷贝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因为那不会培养出真正自信而健康的孩子。
(2)和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的沟通方式
这点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产生自己“独立的想法”,“独立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进而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有动力的做自己该做的事儿非常重要。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脑子里“没想法”,却不知道,罪魁祸首是自己小时候将孩子给“压死了”。我虽然不主张什么都学习西方,但是在亲子模式上,我希望中国的家庭多多向西方学习,从“权威式”的父母改变为“民主式”的父母,从“权威式”的沟通,改变为“民主式”的沟通。
从什么事都替孩子“下决定”:“恩,你就这样办,必须这样做!”到:“恩,这是妈妈的建议,你可以参考参考,最后你自己选择,自己决定,妈妈支持你。”
父母能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那需要放下“大人说的才是对的”的信念。需要“放下身段”,和孩子平等的面对面,真正的用心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进而需要允许孩子“去尝试”,乃至犯一些“错误”,并支持孩子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3)家长要学会“批评”的艺术
孩子确实会“犯错”,但是家长一定要掌握批评的艺术。根本原则就在于:将孩子犯的错和孩子本人区分开。
举例一:“你这件事都做不好,还能干好什么?真是废物一个。”
举例二:“孩子,在妈妈心中,你是一个好孩子,好孩子也会犯错,这件事你确实没有做好,咱们聊聊这件事,人都会犯错,很多时候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
显然第一种就是将孩子犯的错误和孩子本身的价值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批评就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和低价值感。而第二种态度则是将孩子和孩子犯的错误区分开,并且能够让孩子学会一种以正确和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