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或上升,下部分枝,被白色柔毛,有时呈锈色。掌状复叶,小叶6-11枚;叶柄远长于小叶片;托叶钻形,基部与叶柄连生,长1-2厘米;小叶形状各异,倒披针形至狭倒卵形,长4-8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钝至锐尖,基部渐狭成楔形,两面被贴伏绢毛,下面尤密,中脉清晰,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长于复叶;花长1.3-1.7厘米,轮生;苞片小,披针状钻形,通常早落;花梗短;萼二唇形,下唇较长,具3齿尖,上唇较短,具2齿尖;花冠黄色,芳香,花瓣近等长,龙骨瓣尖端多少呈紫色,荚果长圆状线形,长3.5-6厘米,宽1-1.4厘米,密被锈色绢状长柔毛,种子间节荚状;有种子3-4粒;花萼宿存。种子扁圆形,径7毫米,淡红色,具棕色和白色混杂斑点,平滑。花期3-5月,果期5-7月1。
生长环境较耐寒(-5℃以上),喜气候凉爽,阳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热,略耐荫,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根发达,须根少,不耐移植。根系发达,耐旱,最适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盐中难溶性磷的能力也较强。多雨、易涝地区和其他植物难以生长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长;但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常致生长不良。可忍受0℃的气温,但温度低于-4℃时冻死;夏季酷热也抑制生长2。
分布范围原产地中海区域,我国见于栽培1。
繁殖方法播种繁殖羽扇豆生产中多以播种繁殖,春秋播均可,3月春播,但春播后生长期正值夏季,受高温炎热影响,可导致部分品种不开花或开花植株比例低、花穗短,观赏效果差。自然条件下秋播较春播开花早且长势好,9~10月中旬播种,花期翌年4~6月。72孔或128孔穴盘点播、覆盖。育苗土宜疏松均匀、透气保水,专用育苗土或是草炭土、珍珠岩混合使用为好。种子较大,普通或包衣处理,约40粒 /g。发芽适温25℃左右,保证介质湿润,7~10天种子出土发芽,发芽率高2。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在春季剪取根茎处萌发枝条,剪成8~10cm,最好略带一些根茎,扦插于冷床。夏季炎热多雨地区,羽扇豆常不能越夏而死亡,故可作二年生栽培,宜早春栽植于栽培地,株距40cm,早栽早发棵,开花结籽较早。入夏前结实后地上部分枯萎,秋季再萌发新株,或于枯萎前采收种子。华北需保护越冬2。
分株繁殖春秋均可进行。分株时注意勿使根系损伤过大,否则很难缓苗2。
栽培技术羽扇豆性喜凉爽,阳光充足,忌炎热,稍耐阴。深根性,少有根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酸性沙壤土质(pH值5.5),中性及微碱性土壤植株生长不良。羽扇豆苗期30~35天,待真叶完全展开后移苗分栽。羽扇豆根系发达,移苗时保留原土,以利于缓苗。
在定植前视长势情况应进行1~2次的换盆,盆钵的选用最好为高桶盆,以满足直根性根系的生长需求,确定合理的种植摆放密度。针对秋播种植,越冬时应做相应的防寒措施,温度宜在5℃以上,避免叶片受冻害,影响前期的营养生长和观赏效果。
羽扇豆性喜凉爽,加上本身又属于多年生植物,因此在夏季应特别注意,防止高温多湿、阳光灼晒造成的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矮小甚至死亡。开花期的园林应用中也可直接将其栽于林间树下、凉爽通风处,方便夏季管理。盆栽观赏后,要及时剪除残余花穗和枯老叶片,控制肥水,做好高温期遮阴防护,确保安全越夏。
土壤酸碱度的调节,依据羽扇豆的生长习性,栽培过程中控制和调节栽培基质的酸碱度(pH值)对于羽扇豆正常的生长和开花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较简便有效的调节方法是对栽培基质施用硫磺粉。 由于硫磺在基质中需一定时间的分解( 约40天以上)才能起到调节作用,因此施用应尽早进行,一般在移苗后 2~3 片真叶出现时开始,施用量视栽培基质原有酸碱度而定。另外,硫酸亚铁、硫酸铝等酸性肥料虽具有短期内降低pH值的效果,但过高的盐离子浓度会对植物根系造成毒害,生产中要少用2。
病虫害防治羽扇豆叶斑病病斑褐色至黑色,危害叶片及茎的生长,导致叶片早期枯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效果良好。
羽扇豆白粉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白色小粉点,温湿度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甚至扩展到全株叶片。病情严重时,使叶片被白色菌丝所覆盖,后期有黄褐色至黑色点(子实体)。叶片病部增厚,枯花畸形黄。
防治方法 : 注意剪除过密和枯黄枝条,使其通风透光;冬季温室内不能温度过低;以排水性能好的砂质土壤种植;合理施肥,增强生长势,提高抗病性。在病害发生轻时,及时清除病叶。在出入温室和房屋时,要严格检查,发现病叶及时烧毁,避免成为侵染源。发病初期喷施农抗120或抗菌BO-10乳剂100倍液,或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或75%十三吗啉乳剂1000倍液,10天喷1次,连喷几次可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尤其对托市津、粉锈宁药剂有抗性的白粉病其效果更好。
羽扇豆锈病病菌主要是侵染幼苗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因地制宜调节播期,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挖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改大畦种植为小畦种植,增施磷、钾肥。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蔓及自生苗。发病初期可选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200的波尔多液、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等喷洒。
蚜虫蚜虫在20 ℃左右、气候干燥的条件下繁殖迅速,高温高湿不利于繁殖,危害及繁殖高峰一般在5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须适时防治。
防治方法:清洁园圃,消除越冬虫源;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发病时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73%乐斯本15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等,连喷2~3 次。
盲蝽成、若虫吸食老叶汁液,被害处呈现灰绿色小点。
防治方法: 可 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效可达85%~90%,隔10 天左右1 次,连防两次即可。天敌利用,卵寄生蜂有蔗虱缨小蜂Anagrus optabilis(Perkins) 寄生率 13%,盲熔黑卵蜂Telenomus sp.寄生率也较高2。
主要价值本种适于贫瘠土地作绿肥用;鲜种子含毒羽扇豆碱,但原产地经加工处理后可代咖啡1。
观赏价值黄花羽扇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作盆栽、插花,它也是园林植物造景中较为难得的配置材料,用作花境背景及林缘河边丛植、片植,会给人们视觉一种异域和别样的享受2。
作绿肥和饲料黄花羽扇豆不似紫花种及白花种生长较强健,花形大,黄花种消弱而瘦小,但容易开花结籽。结实期和花期的黄花羽扇豆适于用作青料,其中含有粗蛋白、蛋白质、脂肪、纤维、等营养物质,利于提高乳牛产乳量。
黄花羽扇豆氮素、磷酸、钾元素含量较高,适于用作肥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