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C-12“休伦(Huron)”是一系列基于比奇航空“超级空中国王(Super King Air)”200/350型和比奇1900系列飞机的双发涡桨飞机的军用编号,C-12广泛装备于美国陆海空三军及海军陆战队。C-12可执行多种任务,包括使馆支援、医疗后送、人员与货物运输等。一些改装过的C-12也可以执行电子侦察任务。
1972年10月27日首飞的比奇(超级)“空中国王”200进化出了两个不同的军用改型:为美国空军研制的C-12“休伦”通用运输机(为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研制的名为UC-12)和为美国陆军研制的RC-12“护栏”特殊任务飞机。C-12&RC-12各型飞机一共制造了1789架2。
型号演变RC-12D/K
改进版本。被修改后用于执行战地侦察和电子情报收集任务。
C-12
服役美国空军国民空中卫队的一种变种机型。
UC-12B
装备有货舱和更强劲的发动机。
UC-12F
装备更好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更大功率发动机的机型。
技术特点直翼;
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联装的两台被整流罩严密包裹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T形尾翼
性能数据技术数据乘员:13人
机长:13.34米
翼展:16.61米
机高:4.57米
空重:3,520千克
发动机:两台普-惠“加拿大”PT6A-42
最大起飞重量:5,670千克1
飞行数据最大飞行速度:289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2,075千米1
服役事件C-12系列的第一种型号C-12A于1974年进入美国陆军服役,主要用于联络和人员运输。C-12A基本上是现成的“超级空中国王”200型,使用标准的普·惠PT6A-41发动机。美国海军也于1979年加入到C-12使用者的行列,订购了货舱门稍加改动的“超级空中国王”200C,并赋予UC-12B的编号,主要用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个航空站之间的后勤支援。为了满足运载更多人员和货物的需要,美军又购买了7架比奇1900C通勤客机的C-12J。这7架C-12J中,1架由驻扎在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军基地的第586飞行测试中队用作GPS干扰试验,1架由驻扎在阿拉斯加艾尔蒙多夫空军基地的第517空运中队使用;3架由驻扎在韩国乌山空军基地的第55空运群使用,后转到驻扎在日本横田空军基地的第459空运中队;最后2架由美国陆军航空单位使用。
1974年,C-12被选作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兵员运输机,就此需求来说,C-12无需定制即可使用。1975年7月,陆军收到了首批60架C-12A,接下来,空军收到了30架,这些飞机和陆军型差不多。后续采购的飞机更换了发动机并配置了货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