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适用条件
A-非A检验本质上是一种顺序成对差别检验或简单差别检验。当实验者不能是两种类型产品有严格相同的颜色、形状或大小,但样品的颜色、形状或大小上与研究目的不相关时,经常采取A-非A检验。但是在颜色,形状或大小上的差别必须非常的微小,而且只有当样品同时呈现时差别才比较明显。如果差别不是很微小,评价人员很可能将其记住,并根据这些外部的差异做出他们的判断。
对试验实施人员的要求提供评价人员第一个样品,要求评价,然后撤掉该样品,提供第二个样品,要求评价人员指明这两个样品感觉上是相同还是不同。A-非A检验有4中呈送顺序(AA、BB、AB、BA)。这些顺序应在评价人员间交叉随机化,每种顺序出现的次数应该相同。
对评价人员的要求评价人员没有机会同时评价样品,他们必须在内心比较这两个样品,并判断它们是相似还是不同。因此,评价人员必须经过训练,以理解评分单所描述的任务,但不需要接受特定感官方面的评价培训。评价人员在检验开始之前也要经常通过明确认为是“A”和“非A”的样品进行训练。
统计假设该检验是单侧的,因为实验者知道要求每位评定人员所回答问题的正确答案,也就是说知道两个样品是相同还是不同。A-非A检验的无差异假设与差别成对比较无差异假设相同(H0:Hpc=0.5)。A-非A检验的对立假设是如果样品可察觉到差别,人群正确表明样品是相同还是不同的概率超过二分之一。这类对立假设也与差别成对比较检验相同(HA:Hpc>0.5)。
A-非A检验的结果只能说明评价人员是否能在不同时呈送的样品间进行明显区分。就像成对差别检验,不能表明差别的方向。换句话说,感官科学家只能知道样品可察觉差异,但不知道样品在何种品质上存在差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