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讲解式教学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具体概念

从某种分类来说,讲解式教学属于讲授法的一种方式。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多用于传授新知识。这一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系统连贯地将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同时,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述所讲对象;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示;讲读是边讲边读,主要在语文和外语教学中运用,其他学科只是部分运用;讲演是教师不仅描述事实,而且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在这个基础上作出科学的结论。

运用讲授法要求: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讲授语言要清晰、准确生动;讲授要根据需要恰当地使用板书。2

奥苏贝尔人物身份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先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学位(1939)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后又获布兰代斯大学医学博士(1943)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1950)学位。1950~1974年任伊利诺斯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1975年转任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与大学中心教授,1978年退休为名誉教授。后开办诊所,任精神病医生。曾获桑代克奖。

主要理论观点和成就(1)创建有意义学习理论。亦称“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认为有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的学习类型,包括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其实质在于符号(语言文字及其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任意的和本质的联系。制约这一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学习者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

(2)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批评“一切发现学习永远都是有意义的,而一切接受学习永远都是机械的”绝对化的观点,认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均可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故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值得推崇的学习方法。

(3)倡导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它是先于学习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学习材料,在抽象性、概括性和包容水平上要高于新的学习材料,但要用学生熟知的语言来表达。为学习任务提供认知固着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

著作著有《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 (1963)、《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1968)、《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1969)。重要论文《有意义言语学习和保持的归属理论》(1962)、《组织者:一般背景与序列化言语学习》(1962)、《认知结构与有意义言语学习的促进作用》(1963)、《发现学习在心理和教育上的局限》 (1964)、《学习理论和课堂实践》(1967)等。3

理论源渊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识习得的心理机制,也是新知识被保持的心理机制。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三大驱力动机等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现代创新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因此,从安排学习内容这个角度来讲,要注意两个方面:(1)要尽可能先传授学科中具有最大包摄性、概括性和最有说服力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学生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2)要注意渐进性,也就是说,要使用安排学习内容顺序最有效的方法,构成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组织和安排练习活动。

认知同化理论阐明了概念性的知识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而证明了讲授法存在的必要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