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累积性暴露评估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累积性暴露是指具有相同毒性机制的多种农药残留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暴露于人体的现象。农药残留累积性暴露评估主要评估多途径暴露于多种具有相同毒性机制的农药所产生的累积毒性效应。1

农药残留的暴露来源与途径农药残留对人体的暴露主要来源于食品、饮用水和居住环境等,对于大多数人群而言,农药残留的暴露来源主要是食品,美国 EPA 认为食品中农药残留来源占 80% ,而饮用水和居住地等各占 10% 。农药残留暴露的主要途径包括呼吸、口腔摄取和皮肤吸收。一般情况下,农药残留暴露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单一暴,即个体通过单一渠道、单一途径摄入单种农药; 另一种是复合暴露( combined exposure) ,即不同人群通过多种来源、多种途径摄入多种农药。其中,复合暴露是农药残留的常见形式,农药几乎都是以复合暴露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中。复合暴露可分为聚集性暴露 ( aggregate exposure) 和 累 积 性 暴 露( cumulative exposure) 。聚集性暴露是指一种农药通过食品、饮用水和居住环境等多种来源,经呼吸、口腔和皮肤等多种途径暴露于人体的现象。累积性暴露是指具有相同毒性机制的多种农药残留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暴露于人体的现象。早期提出累积性暴露并明确要求进行评价的是 1996 年美国公布的《食品安全保护法 FQPA》。2010 年 1 月,我国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试行) 》中将暴露评估定义为: 描述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不同人群摄入危害的水平。根据危害在膳食中的水平和人群膳食消费量,初步估算危害的膳食总摄入量,同时考虑其他非膳食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人体总摄入量并与安全摄入量进行比较。1

农药残留累积性暴露评估传统的农药残留暴露评估往往将农药多渠道、多途径暴露看成是独立事件,忽视了多种农药的联合毒性以及方案和模型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了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对于农药残留暴露过高和过低的评估都是不合适的,过高评估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同时也增加不必要的保护措施成本; 过低会把消费者置于危险境地,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因此暴露评估的客观性和对真实情况的模拟再现是近年来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农药残留累积性暴露评估主要评估多途径暴露于多种具有相同毒性机制的农药所产生的累积毒性效应。1996 年美国颁布的《食品质量保护法》( The Food Quality Protection Act,FQPA) 要求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EPA) 将具有相同毒作用机制的农药等 其 他 有 毒 物 质 引 起 的 累 积 效 应( Cumulative effects) 纳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2002 年,EPA 按照 FQPA 的要求首次开展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累积风险评估,并于 2005 年又公布了灭多威、甲萘威、克百威、抗蚜威等 11 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累积风险评价。Boon 等开展了苹果、香蕉、白菜、萝卜等食用农产品中 26 种有机磷和 8 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累积风险评估。除此之外,荷兰、巴西等国家均陆续开展了膳食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累积性暴露风 险 评 估。2006 年 11 月 欧 盟 食 品 安 全 局(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 组织邀请农药暴露评估和毒理学方面的专家召开了有关农药累积性暴露评估研讨会。会议对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农药累积性风险评估所需要的数据来源和方法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累积性风险评估的需求和重要意义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认为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目前人类进行农药残留累积性暴露评估中具有优先性,但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