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血病,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灸血点。位于骶部第3骶椎棘突凸起处,后正中线上,共1穴。浅层主要布有第5骶神经的后支,深层有尾丛。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及其他血症。针刺0.3-0.5寸;可灸。
定位位于骶部第3骶椎棘突凸起处,后正中线上,共1穴。
解剖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骶尾背侧韧带→骶管。浅层主要布有第5骶神经的后支。深层有尾丛。
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及其他血症。
操作针刺0.3-0.5寸,局部沉胀感,留针30分钟;灸3-7壮,或温灸10-15分钟。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及其他血症。
附注出自《千金》,《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位于督脉腰俞穴直上方。
相关论述《备急千金要方》:“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
《中国针灸学》:“第三骶骨之上脊骨高处。灸七壮。主治吐血、衄血。”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申荣旻 - 博士 - 北京仁医堂(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