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气血学说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气与血为人体不可须臾脱离的最宝贵的基本物质,它不仅是四肢百骸,脏腑经络的能源和动力,也是营卫津液精神情志的气化源泉和物质基础。进而言之:它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更为重要,因为气血理论直接贯穿和作用于病因、病理、诊法、辨证、治则和方药之中。总之气与血循行周身、贯通上下,无处无气血,无时不运行,所以说:“气血学说”应是祖国医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解读气血学说的形成始于秦汉时代,最早的记载见于当时问世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书中以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为主导,阐述了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要旨,实质上就是调整脏腑经络的气血阴阳,即所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后世医家在不断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地丰富和发展了气血学说的内容。

中医应用一、气的概念

气是无定形的体质,又是一切生化的本原,它在各学科中运用甚广,只从祖国医学言之,也非常复杂,然要有二义:一指气质,二指功能,气质是本,功能是标。仅以祖国医学论气的名称而言:诸如阴气、阳气、真气、元气、正气、中气、胃气、谷气、精气、津气、营气、卫气、宗气、大气、清气、浊气以及五脏六腑之气、十二经脉之气等等。在诸气中都各有所指和它的具体功能。

气血之气主要应属于“宗气”范畴,同时又与诸气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人体诸气统为一体,这是祖国医学整体观的特征,现只从宗气论之:

1、宗气的实质与作用:宗气亦称大气,它是人体最基本最精微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水谷与呼吸,宣行于心肺与全身体,是血液的主要来源,也是运行血液的根本动力,它是人体宗主之气,故称“宗气”。在《灵枢·邪客篇》指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又《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肠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这两段经文就是对宗气的阐发。又《灵枢·决气篇》对气的论述,它说:“何谓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指出气就是从上焦开发宣布五谷的精微(味),资营着全身的肌肤皮毛即为“气”,足证气血之气概指宗气,而宗气又与其它诸气构成统一整体。

2、气的统一性:“宗气”不能独自生化运行以尽其用,它必须与全身诸气相互协调,方能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宗气的产生固然来源于水谷与呼吸,而水谷的消化又需要“脾气”健运与“肾气”温煦。再以呼吸言,“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难经》),它又与肝肾心肺之气息息相通。又如“真气”是人生察赋的先天之气。而藏于肾,亦即元气。它既是宗气的原始动力,而又赖宗气的资营补充。至于营气,卫气,精气,津气等,既与宗气相互为用,又是气血中的主要成分,共同构成全体气血营运周流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复杂系统。更有要者,就是“阴气”与“阳气”,阴阳二气既是万物的纲纪和根本,也是人体气质的来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指出:“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说明阴阳就是男女血气之本,还指出“阳化气,阴成形”,都是说明阴阳二气的重要性。总之宗气既是人体的主流,又与诸气浑然通贯,统为一体。

二、血的概念

什么是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诸血者皆属于心”,“脉者血之府也”,这就是祖国医学对“血”的概念。认为血就是从中焦脾胃受纳的水谷精微之气,通过消化吸收上精于心,又经过心的气化作用,遂变为赤色的血液,而流行于脉道中,资营着人的机体和生命。

同时在祖国医学中对血的生成转输,及其主要作用的全部论述,都蕴含着丰富多采的独特阐发,仅列举《素问·经脉别论》一段经文加以概说:“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清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仅只十五句话,却概括着血液的生化运输及其主要的微妙功能。其要义有四:①指出血液的生化来一源和心脏与血脉的根本关系。②阐明血液自心脏流行于经脉之中,又必须通过肺的朝会加工,再输布全身以及皮毛。③心与肺合成了精华的血液流入于脉府之中,发挥着微妙的“神明”作用,而藏蓄在各个脏器中,资营着各部的正常生理,主司着身体的平衡与协调。④这种正常的权衡协调功能,又通过血脉集中反应于寸口的动脉中,所以诊察寸口脉就可以测知生理的正常与否,以及病理的基本变化,进而决断人的生死。只短短六十几字,就扼要地阐发了“血”的极其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三、气与血的整体关系

气血概念略如前述,本来气血两者就是对立的统一体,异名同源,一源二歧,又汇合为一。若以阴阳属性言:气属阳而生于阴;血属阴而生于阳。血从火化、气由水生,这又是阴阳互根的客观规律。再以清浊动静言:气主动而轻清,血主静而浓浊;血以心为主,气以肺为司;一表现为呼吸,一表现为循环;一主要起生化推动作用,一主要起资营补养功能。血本于气,气寓于血,既互相依附,又互相转化,气为血之始,血又为气之母,气无血不载,血无气不行。气帅血,血统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血阏气亦郁,血少气亦衰,气温则血行滑利,气寒则血行涩滞。气治血治,血足气充,气病血亦病,血脱气亦亡,气有一息之不运,血有一息之不行。总之气血两者,治则俱治,病则俱病,浑然一体,不可分隔,故气与血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气血理论的创建和发展

气血学说的创立,无疑是来源于实践而建立于《内经》。《素问》八十一篇中都或多或少的直接涉及气血理论,至于《灵枢》除专谈“肠胃”解剖的第三十一及专论标本治法的第二十五,两三短篇外,其余都无不论及气血,且内容都十分重要,为后世气血学说的发展建立了牢固基础和根本理论。它不只阐发了气血与阴阳、脏象、经络、营卫、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等理论的密切关系,即在宏论天地自然五运六气的广阔学说中也多结合到人体气血上来,而运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此后,气血学说代有发展,如扁鹊的《难经》,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华佗的《中藏经》,王叔和的《脉经》,以至唐之《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而及宋后的金元四家等,各代医学家都对气血学说不但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而且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和丰富。虽然系统的论著不多,但精辟发挥确实不少。如近代唐容川、王清任等更有进一步新的见解。尤其“活血化瘀”疗法不是正为现代所重视和运用吗?这仅是“气血学说”中的点滴实践而已。所以,气血学说确应在现代科学突飞猛进的有利条件下努力加以发掘并应使之有新的突破,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做出更多的贡献。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雪亮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