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玳玳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玳玳花,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玳玳花Citrus aurantium L. var. amara Engl.的花蕾。分布于我国南部各地,江苏、浙江、广东、贵州等地。具有理气宽胸,和胃止呕之功效。常用于胸中痞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

入药部位花蕾。

性味味辛、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理气宽胸,和胃止呕。

主治用于胸中痞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

相关配伍1、治胸腹胀满:玳玳花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或代代花、玫瑰花、厚朴花各3g。水煎服。

2、治脘腹作痛:代代花3g,制香附、川楝子、白芍各9g。水煎服。(1-2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5g;或泡茶。

炮制一、采集加工

立夏前后,选夏天上午露水干后,摘取含苞未开的花朵,用微火烘干。

二、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梗、叶及杂质,筛去灰屑。

形态特征玳玳花:又名玳玳橘、玳玳圆、回青橙、回春橙。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5-10m。小枝细长,疏生短棘刺。叶互生,具柄;叶翼宽阔;叶片革质,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钝头,基部阔楔形,边缘具微波状齿,叶面具半透明油腺点。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萼杯状,先端5裂,近卵圆形,有缘毛;花瓣通常5,长圆形,白色;雄蕊约25个,花丝基部连合成数束;子房上位,扁球形,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柑果橙红色(留在树上至次年夏间又转为污绿色),近圆球形,径7-8cm,有增大的宿存花萼;瓤囊约10瓣。种子椭圆形,先端楔形。花期5月,果熟期12月。

生长环境分布于我国南部各地,江苏、浙江、广东、贵州等地有栽培。

药材性状花蕾略呈长卵圆形,先端稍膨大,长1-1.5cm,直径6-8mm,有梗。花萼灰绿色,皱缩不平,基部联合,裂片5片,有凹陷的小油点;花瓣5片,覆瓦状抱合,黄白色或浅黄棕色,表面有棕色油点和纵纹;雄蕊多数,黄色,花丝基部联合成数束;雌蕊棒状,子房倒卵形,暗绿色。体轻,质脆易碎。气香,味微苦。

以色黄白、香气浓郁、无破碎者为佳。

相关论述《草花谱》:“枳壳花细而香,闻之破郁,结篱旁种之,实可入药。”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巢志茂 - 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