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阡陌60载,稻田的守望者——丁颖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他长期运用生态学观点对稻种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业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稻种分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我国稻作区域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就是“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

丁颖早年为寻求“农业救国”之路,坎坷留学12载。1924年学成归国后,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担任教授。他从传统经验农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结合科学理论,创造了中国稻作学史上的多个第一。他选育的“中山一号”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野生稻种与栽培稻自然杂交育种的成功尝试,自上世纪30年代累计推广6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一亿多亩;他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千粒穗”水稻新株系;他是第一个系统科学论证了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

“学农、爱农、务农”,这是丁颖经常劝勉身边师生的名言,而纵观他的一生,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他终生践行的座右铭。丁颖选择学习农科这条异常艰苦的道路,最初源于他童年起便对当时农民疾苦的深切体验,而到青年时,他在种种探索中,最终作出了潜心“科学救国”的决心。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在我国,水稻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国民三分之二的口粮都是水稻,因此,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后,丁颖认为,开展作物栽培研究要掌握三方面规律,即作物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与作物生长发育有关的环境条件变化规律和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规律。水稻增产途径归根结底是改良种性和改善环境条件,以协调好品种种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优质的种子是农作物栽培的重要环节,只有培育出优质的种子,才能更好地解决粮食增产难题。丁颖便是我国最早从事水稻育种的先驱者之一。他十分重视地方品种的利用,认为我国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培育出来的地方品种是祖国的宝贵财富,对它们的某些性状加以改造利用,是改良现有品种或选育新品种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丁颖在他的文章论述中提出,凡是在一个地区长期栽培的地方品种,其群体必然存在占半数以上、能代表该品种的产量、品质和其他特性水平的个体——基本型,以保证品种群体的种性。根据这个观点,丁颖在从事地方品种的系统选育时,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区制选种”法,即在选育过程中采取农家惯用的栽培管理方法,以该地方品种的原种为对照,采用小区域种植法进行产量鉴定;选育出来的良种,最后送回原产地或类似地区进行试种示范。

丁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40 余年,为我国的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缅怀他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华南农业大学设立了“丁颖科学基金”,建造了丁颖铜像;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也首次用科学家的名字设立“丁颖科技奖”,表达了对这位老人最大的敬意。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