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已经走到这里的时候,如若不回头看看,你很难相信我们走出的路已经如此漫长。
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妙手回春的外科医生用先进的外科器械和娴熟的技术挽救生命的时候,很难想象,在不是很遥远的曾经,这些疾病和创伤往往等同于绝望和死亡。
外科学的发展,回首来路,尽是点点星光。而外科微创学无疑是其中璀璨的坐标之一。
(一)过往的星光
现代外科学奠基于19世纪40年代,在数百年的外科发展历程之中,困扰外科医生的难题主要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
这不难理解,外科切口和创伤必然会带来疼痛,但是过于剧烈的疼痛会导致人的休克甚至死亡;伤口感染是指细菌、病原体等通过伤口进入人体,我们知道,人体在正常状态上具有完整的皮肤作为屏障,可以抵御外界微生物的入侵,但一旦受伤,便会给它们可乘之机,从而导致炎症等;出血更不用说,在没有输血技术的曾经,一旦出血却无法及时补充血液,便可能会危及生命。这些都限制了外科技术的开展。
但人类的智慧和迎难而上的精神使我们很快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1846年Morton采用乙醚进行全身麻醉,之后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在现今,麻醉已经成为外科手术的基础和有力支持,将病人从疼痛的恐惧中拯救出来;1877年德国Bergmann建立了无菌术,抗生素的发明也使得伤口感染不再是那么可怕的威胁;1901年Landsteiner发现血型,各种血液制品和成熟的输血技术为手术中的病人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和保障。
当解决完这些问题,似乎外科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人类依旧在追求完美和创新。
一些富有开创性的技术开启了外科学的新门类,例如器官移植等,而随着1987年法国妇产科医师Mouret完成了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外科的帷幕缓缓拉开。外科学发展史反映出外科医生不断追求技术的发展、革新、优化以及减少损伤、促进恢复、达到最好疗效的追求,而外科微创学无疑是近些年来外科技术飞跃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关注,这个在生活中越发被提起的“微创”,到底是什么呢?
(二)什么是外科微创学?
“微创手术”就是伤口小?会不会不如传统手术效果好?微创手术是怎么进行的呢?
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听到和见到微创手术,但究竟什么是微创呢?
给“外科微创学”下一个定义的话,它是指在外科手术中将人体局部或全身的损伤控制到最小的程度,同时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的技术。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拗口?
其实微创的概念很好理解。人体和我们的思想一样,追求完美和稳定。正常的人体会通过一些精妙的机制调整自身,维持内环境保持稳定,我们血液的酸碱度啊、电解质含量等等都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维持在一个最适宜的范围内,因此我们感到充满活力也很健康。但是,当我们生病或者受伤时,稳定的环境就会被打破,机体不得不做出一些反应来对抗外界的刺激,所以我们会发烧,会产生炎症,会感到不舒服。顺着这个思路,外科手术虽然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但它同样是外界的刺激,同样会对我们的机体造成损伤,同样会干扰我们的自身稳定,手术切口越大,维持稳定就越困难,术后的并发症就越有可能出现,也不利于康复。
所以,“微创”的概念应运而生,切口能不能尽可能小一点?这样对机体的刺激也就更小,是不是病人就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康复,受到的痛苦也越小呢?这成为了外科医生的不懈追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