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二十四节气:自然和文化的时间印记——书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原创
对科普科幻青年创作人才进行遴选和培训指导,支持青年人的创作
收藏

文/若斜

在信息时代,关于时间与天气的一切资讯似乎都可以通过数字表示。我们已经习惯了数字形式的日期、温度、空气质量指数,而这些数字也确实表现得客观、准确而高效。空调暖气、温室栽培与冷链运输的广泛使用,也逐渐淡化了我们对季节时令的感触。现代社会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走了一些什么。在城市生活按部就班的理性中,我们似乎忘却了自然的本来面目。我们认同自身的社会人身份,却忽视了作为自然人的自己。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得太久了。

Image title

日月更替,春华秋实,时令、天气和物候的推移,产生出了不同的农事、民俗和文化。春雨惊春,天地清明,谷稷播收,雨露寒暑,是人们对季节变化最直观的感受,而二十四节气就是人们对自然最朴实的时间观念。前人通过观察总结时令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涵盖天文、气象、物候、农事、习俗的太阳历,与正统的阴历历法相互补充。与阴历不同的是,二十四节气与自然的规律一脉相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用它那特殊的笔法,在人们的文化习俗中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直至换了人间。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中所体现的物候规律不再对人们的生活起居和农业生产起指导作用。而在中国广袤的疆域上,各地自有其独特的气候、地貌、植被和与其相对应的地方性知识。黄土高原未见江南初夏的绵绵梅雨,桂林山水不知塞北隆冬的皑皑白雪。

自然与文化,是二十四节气的两个源头。寒来暑往,时令是自然的痕迹;古往今来,习俗是文化的铭印。尽管我们不再通过农谚来指导农事、预测天气,岁时节令文化对历史深厚的农耕社会的印记,却悄悄烙在我们内心深处,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踏青,冬至数九,夏天喝酸梅汤,秋天吃炖肉贴秋膘,无不源自二十四节气。自然通过时令更替,时令通过文化传统,文化通过民间习俗,春风化雨般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们尊重自然,也顺应自然,这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内涵,也是最为核心的自然观。尽管天人合一的观点在今天看来颇具争议,亲近自然与传承文化仍然是必要的。

我们不必回归农耕岁月,也不必拘泥陈俗旧事。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所经历的一站,也是已经成为过去的一站。回归田园并非文明发展的主流,也非我心之所愿。然而,我也同样不愿孩子们在现代的理性中变得麻木而冷漠,对自然的变化、时间的流逝而无动于衷。我希望孩子们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忙碌地奔走于各种兴趣班、培训班、辅导班的路上,能稍稍停下脚步,感受自然脉动在时间中留下的印记,体验节气文化在生活中承载的习俗,在长大后,在春分时分踏青赏花时能记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冬至之日围炉而坐时能想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的印记需要融入到自然中去找寻,文化的传承需要亲身在实践中体验。这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以小女孩牙牙在农村爷爷家的生活展开,辅以天文知识、节气诗歌、气温涂绘等趣味环节,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中的自然变化与民间习俗。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一个契机,埋下一粒种子,打开一扇通往自然的窗户,唤醒孩子们在漫长文化中沉睡的自然记忆,在时令推移、物候更替、时代变迁中,去找寻自然和文化的时间印记。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