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生活指南:**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对于洗手这件事,如何挑选合适的洗手液?不同洗手液有哪些区别呢?
市面常见的洗手液有两大类:清洁去污的普通洗手液和有消毒抗(抑)菌功效的洗手液。
**普通洗手液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去污成分。**表面活性剂直接与病毒等微生物作用时可以破坏其蛋白质结构,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洗手液里添加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起到产生泡沫,去除油脂污垢的作用。双手揉搓产生泡沫,能将手上的病毒带走,即通过物理作用去除掉部分病毒和细菌。
有消毒抗(抑)菌功效的洗手液添加了杀菌成分,如对氯间二甲苯酚、水杨酸、马齿苋提取物等,可以使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变性,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结构,可以更有效地杀死残留的病毒和细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挑选的洗手液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为GB19877.1。
除了洗手液,还有以下常见的方式可以在家中消毒杀菌:
一、高温消毒,能让微生物的蛋白质失活变性。
二、酒精和84消毒液这一类消毒试剂,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不能混用,消毒后的房间通风透气后再进入。
三、紫外灯物理消毒,通常需要照射三十分钟以上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消毒杀菌的作用。紫外灯照射能使微生物核酸受损伤,导致微生物不能再复制而死亡。
四、消毒柜消毒餐具,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高压蒸汽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不管是哪一种,正常工作都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非常时期,日常细节处也要注意消毒杀菌。勤洗手,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愿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此次疫情,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