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天文学家对突然出现2019 OK小行星深感不安,该小行星直径介于57米至130米之间,近地点距离地球仅为7.3万公里,属于危险级近地天体。最早发现2019 OK小行星的科学家来自巴西和美国,时间为7月24日,此时它距离地球只有0.01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等于1.5亿千米),视星等(观测者用肉眼所看到的星体亮度)为14.7。很快,2019 OK 小行星就抵达近地点,确切地说从发现到抵达近地点只有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这是一颗撞击概率为100%的小行星,那么8月份的地球某些地区已经陷入灾难,直径百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虽然不会造成文明灭绝,但其能量足以摧毁一座大型城市。2019 OK 事件让我们联想到2013年的车里雅宾斯克州被陨石袭击一幕,这颗陨石进入大气层前直径大约有18米,质量在1万吨以上,空爆高度为23公里。2019 OK 小行星直径达到百米级,其破坏力可参考通古斯爆炸,大约2000平方公里面积的森林被摧毁,这个面积相当于两个纽约市。南半球存在观测漏洞至于2019 OK 小行星为何被遗漏,除了与这颗小行星体积小、表面物质反照率有关之外,我们现有的观测机制存在较大的问题。目前搜索小行星的主力为NASA资助的Pan-STARRS望远镜,位于夏威夷,可覆盖北半球的天空,但对于南半球的监控却有漏洞。2019 OK 小行星从南天摩羯座方向飞来,位于北半球的观测站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控。事后调查表明,2019 OK 小行星已经在数周前就被Pan-STARRS望远镜拍摄记录到,但(目标点)移动速度太慢,自动识别仪器没有分析出。这就相当于2019 OK 小行星几乎是迎面朝地球飞来,每天变化的位移连仪器都无法察觉。这个漏洞也提醒科学家,我们更加需要天基观测站,将小行星跟踪预警平台转移到轨道上,从不同角度扫描地球周围的空间,这样才能发现2019 OK 小行星这样的漏网之鱼。为了堵上南半球观测漏洞,NASA开始实施ATLAS拓展计划,增加南半球的观测站点。目前ATLAS观测系统已经在夏威夷两个相距160公里的岛屿上完成部署,南非观测站预计在2020年建成。全状态的ATLAS观测系统侧重对靠近地球的小行星进行早期观测和预警,每晚可以扫描全天一次,比Pan-STARRS望远镜扫描速度更快。而建造在智利北部的LSST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预计在2022年才能开始全面运行,这是南半球专门搜索近地天体的利器。LSST望远镜2019年已经竣工,也面临资金方面的问题,全靠私人捐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赞助。因此从目前近地天体的观测站部署看,我们仍然无法做到对全天进行无死角观测,今后也必然还会有2019 OK这样的小行星出现。拦截机制仅限于理论拦截小行星已经在电影中上演,但真实版的小行星防御却仅限于理论。最早关于小行星拦截的方案,第一个想到的是核弹轰炸,但这个方法效果不佳,接触式核爆甚至会将小行星摧毁成多块碎片后撞击地球,存在不可控的风险。目前已经有一些经验积累的是动能撞击方式,NASA十多年前执行的深度撞击就是利用一颗探测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验证了动能撞击的可能性。对于直径较小的小行星,动能撞击的效果比较显著,可通过多批次连续撞击改变小行星的轨道。这就是目前NASA正在推进的小行星偏转评估任务,该计划经过多次推迟之后,预计在2023年发射,2026年抵达第一颗被命名为Didymos的小行星双星,并以6公里每秒的速度撞击其中一颗小行星。动能撞击也是目前可操作性最高的小行星拦截方案,技术较为成熟,已经有撞击先例,问题只在于撞击航天器的动能是否能够对目标小行星构成影响。然而,动能撞击也不是万能的,需要对小行星物质组成、结构进行分析,撞击位置也需要精确指明,对于结构较为松散的小行星,动能撞击可能适得其反。因此,科学家也提出了激光烧蚀法、光压偏转法等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小行星。激光烧蚀法通过大型激光瞄准目标小行星,对其施加作用力,迫使其改变轨道;光压偏转法针对表面反照率较大的小行星,且距离地球较远的轨道,通过太阳光压改变其轨道。或者人工在目标小行星表面喷涂反光物质,增加其反照率。综上,针对小行星的观测和拦截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远没有达到成熟应用阶段。小行星观测网常年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而拦截小行星也是缓慢起步。2020年代值得我们期待,在小行星观测和拦截上都有新的突破,但距离实战应用还有较远的距离。在此期间,地球的安全仍然需要靠运气。作者 | 林文杰 航天科普作家审稿 | 邵相军 紫金山天文台博士责编 | 高佩雯文章由腾讯科普“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