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研究表明中国大鲵至少有5种,已在无序放归中受到严重基因侵蚀

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
原创
最前沿的科学消息,最新热点科普解读,我们要给你吹来科学的清风
收藏

中国大鲵保护困境:人工增殖并未阻止盗猎,无序放归反添疾病风险中国大鲵隶属于隐鳃鲵科,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最大可达2米,属于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由于中国大鲵具有极高的进化独特性,对于研究全球动物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被动物学家们称为“活化石”。加之其数量稀少,也被称为 “水中大熊猫”。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的18个省份。因其叫声类似于婴儿的啼哭声(民间传闻,并无考证),人们通常称其为“娃娃鱼”。自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其栖息地被连续破坏,加之人为过度捕捉,致使野生中国大鲵迅速减少,目前野生个体已极难发现。中国大鲵现在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极危物种。在我国则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大鲵的保护,在就地保护与人工增殖野放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放流数量达到105918尾。中国大鲵的人工养殖市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开始繁荣发展,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 “大量的野外种群遭非法捕捞,并被买卖进入养殖市场”,该研究的作者之一,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员车静说道,“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国大鲵保护的困境,在野外很难看到野生种群,养殖场内却养了成千上万的个体。”而且,养殖大鲵技术门槛很高。即便大鲵的市场价值曾遭遇暴跌,目前盗猎行为依旧有利可图,尚没有可靠的手段阻止野生大鲵流入市场。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在24个地区找到了陷阱、鱼钩、电击和下毒的盗猎迹象,甚至有不少地点就在保护区内。另外,目前在对人工养殖的大鲵进行野外放生时,并没有按照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作遗传分析或是病原体检测。先前已经有过在养殖大鲵中检测出虹蛙病毒与蝾螈壶菌等高致病性两栖类病原体的案例,因而这种无序放归并不严谨,可能引发致命两栖动物疾病的传播风险。据本月在《当代生物学》上发表的另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花了4年时间对中国97个可能栖息大鲵的县进行了分组搜寻,仅在4个县境内找到一共24只野生大鲵,而对河流周边的1000米范围内进行的问卷调查则表明,当地居民上一次见到大鲵的平均时间是19年前。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中国大鲵至少分为5种,养殖个体多为陕西种先前在学术界认为,大鲵属仅有两个物种——中国大鲵与日本大鲵。但是,两栖动物通常都对水资源等局部环境极度依赖,所以这样的单一物种能够横跨山脉与水系广泛分布就显得非常可疑。大鲵有可能具备那种超强的迁徙能力,使得在山脉与大河的阻隔下依然可以保持基因交流吗?亦或者,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大鲵实际上包括了多个被人所忽视的隐存物种?车静、张亚平及Robert Murphy等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经过了10余年的考察和走访,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一共收集到了70只野生中国大鲵与1034只养殖个体。通过非损伤的方式,研究人员取得了它们的脱落皮肤与口腔刮去组织样本,来对这些大鲵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但研究人员们发现,中国大鲵的基因组异常复杂,由于中国大鲵的基因组达到50G,其总量达到了大熊猫基因组的20多倍。为了加快研究进度,研究团队创新性的使用了简化基因组的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大鲵的基因组水平数据。结果令研究人员们非常震惊。基因数据显示,中国大鲵并非单一物种,采集到的数据至少支持5个物种的划分,而且这种划分早在大约500万到1000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也就是说,虽然这几个物种外表看上去差不多,但它们已是分化历史较长的典型物种。“这5个物种——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安徽种,分布地与水系分布紧密相关,大致对应黄河、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水系流域”,车静说。研究表明,全国养殖场有近八成的个体都属于“陕西种”。不过,在养殖场种群中,研究团队还意外地发现了两个独特的支系,加上之前记录分布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种群,研究人员推测中国大鲵有可能多达8个物种,但这一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论文作者之一的张亚平院士表示,这“恐怕是谁都没想到的重要的科学发现,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保护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野生大鲵在养殖大鲵的基因侵蚀下岌岌可危,生物分类学也已成为“濒危学科”发现一个濒危物种其实应该分成多个物种,表明中国大鲵的现状比人们过去认为的要更加严峻。因为这意味着,实际的物种群体要来得更小,原本的保护手段也变得不那么安全——尤其是考虑到之前的人工野放措施后。养殖场中大鲵物种的多样性显然不如野外,大量的无序野放会对野外种群造成严重的基因污染。“大鲵的境遇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车静表示,“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当作一个物种对待,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若不及时调整保护措施,不仅有的物种不能得到保护,还很容易使小种群物种受到其他物种的基因侵蚀,甚至被取代,造成巨大遗传资源损失甚至物种灭绝。”可以看出,生物分类学对于指导物种的研究与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经典分类学研究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这项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工作艰苦之余又难以成为热点。因而不少研究者都表示,当下这一学科面临着人才断档的困局。这样的“濒危学科”,让我们发现了被“中国大鲵”这一名称所蒙蔽的多个隐存物种。这足以引起业内人士的思考:如何才能让这一学科吸引到大量的人才,怎样用学术成果保护更多的地球物种?作者| 孟庆宇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博士文章由“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