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叫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25日龄的雏鹅,年龄越小越易发病,且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15日龄以上较少发病。冬春季为本病的流行季节。幼雏出壳后多于三日龄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拉白痢,精神不振,常伏卧,少食或不食,或采食后又将食物甩去,嗉囊空软有多量液体(死后常流出),鼻孔周围常有分泌物,眼眶凹陷,脚蹼瘦干(脱水),缩颈弯头,不能起立,最后休克死亡。也有的于临死前抽搐,急性的病程一至两天。15日龄以上的雏鹅发病较轻,常见腹泻和精神不佳,食量减少,放牧时常落后,伏卧,羽毛松乱,粪便腥臭,有半数尚可自愈。剖检可见肝脏发生土黄色肿胀,胆囊肿大,充满稀黄胆汁;肠道黏膜充血发红,表现急性卡他性肠炎的症状;病程较长的在小肠的中段和下段变得膨大,其肠腔中充塞着一种淡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栓子状物,俗称“肠中肠”。(1)如购进鹅雏的种鹅未接种小鹅瘟疫苗或不清楚是否已接种了小鹅瘟疫苗,则应马上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按1毫升/只注射,或按说明注射),3~5日龄对雏鹅接种雏鹅专用小鹅瘟疫苗(小鹅瘟鸭胚化弱毒株冻干活疫苗),采用饮水、肌肉或皮下注射法接种;(2)母鹅产前15~30天注射小鹅瘟苗(小鹅瘟鸭胚化弱毒GD株冻干活疫苗——主要供产蛋母鹅使用,小鹅禁用),母鹅在免疫后21~270日内产蛋所孵雏鹅,对小鹅瘟有免疫力。使用时,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0倍稀释,每羽胸部肌注1毫升,每年免疫1~2次;发生小鹅瘟时紧急接种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小鹅瘟高免卵黄抗体;平时注意环境卫生消毒和严格防疫。(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