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盐碱地改造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盐碱地改造是指针对不同类型或不同程度的盐碱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实施工程、化学、农艺、耕作等措施,达到降低盐碱危害、提高地力水平、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的一种中低产田改造技术。主要适用于我省四大盆地一级阶地轻、中度硫酸盐、氯化物盐及苏打盐盐化潮土的改良和部分重度盐碱地的改造。多年来,在不同区域,通过采取完善排溉渠系工程排盐,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农艺抗盐,合理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盐碱地专用肥化学改盐,深耕加厚耕作层耕作压盐,种植耐盐作物生物降盐等“排”、“压”、“降”、“抗”综合配套措施,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3~0.05个百分点,耕层土壤盐分含量降低0.05~0.1个百分点,盐碱危害明显减轻,土壤肥力提高一个等级,粮食增产在100~150公斤/亩以上。 技术要点:1.平田整地降盐碱。盐碱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平小不平。对局布坑洼不平处,要通过土地平整,消除局部低洼不平造成的盐分积聚,使灌水深浅一致,提高盐分淋洗效果。对相对集中连片、地面起伏较大的盐碱地进行土地平整,对实行灌溉的和局部低洼不平的进行平整田面,也可以通过大畦化小, 逐一平整,再修高地垄,提高灌水洗盐效果,实现均匀脱盐;对于重度盐化土壤,要先刮去盐结皮,消灭地表盐斑后再行平整。2.降低水位排盐碱。对局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和宜引起洪涝灾害的盐碱地,通过完善排碱渠,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碱危害,提高农田排盐抗洪能力。根据不同土质及地下水位情况,设计不同规格排水沟。排水沟可以和田间道路平行设置,沟深应比地下水出露深度深0.5米左右。所排放的盐水应引流至长流河或排水主干道。对地下水矿化度不高的农田可以适当增加浅井密度,实现井灌井排。对盐碱程度较重,周边排灌设施难以配套的农田,可以采取挖沟筑台田,实现局部水位降低,盐碱循环排放。3.科学灌溉压盐碱。在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利用不充分的盐碱耕地区,积极开发水库、河流等地表水水源,并逐步完善灌溉系统,通过新打灌排两用井及发展管灌、U型灌渠等措施,并根据不同作物类型、盐碱类型、盐害程度以及降雨规律,制定适宜的灌溉制度,确定合理灌溉定额,灌溉时间及灌溉次数,既使灌溉达到洗盐效果,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一般冬前或早春灌透(每亩灌水150-200方),压盐效果比较好。4.化学改良控盐碱。根据不同区域盐分特点,因地制宜选用1-2种改良剂,连续三年,春播前或秋收后,随有机肥一起用旋耕机或犁耕翻入土即可起到络合、螯合、替代、减弱盐碱等作用,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协调土壤保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降低盐碱危害。常用改良剂有过磷磷钙(一般每亩比一般农田多施50公斤/亩)、脱硫石膏(1500公斤/亩)、硫酸亚铁(非硫化盐盐碱类型的盐碱地60~80公斤/亩)、腐植酸类改良剂(200~300公斤/亩)等。5.培肥土壤抗盐碱。培肥土壤主要措施有两种:一是增施有机肥。目前增施有机肥的措施主要有:增施农家肥、畜禽肥、商品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增加绿肥翻压还田、实行粮草粮肥轮作,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增强作物抗盐耐盐能力,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二是合理施用化肥。就是要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实施化肥深施和科学施肥,协调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增强作物抗盐能力,减少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避免施用氯化钾、碳酸氢铵等盐分离子、碱离子较多的化肥,多用磷肥、硫酸钾等。6.合理耕作抑盐碱。实行秋深耕、春浅耕,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水分入渗,促使盐分下行;疏松表土,改变盐分在土壤中分布状况,减少毛管蒸发,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也可实行地膜覆盖和沟垄种植,躲盐巧种,适时播种,深播浅盖,减少蒸发,抑制盐分上升,使幼苗安全躲过春季盐害,促使作物出苗,保证幼苗安全生长,提高作物产量。7.生物防护减盐碱。选用耐盐碱的绿肥、牧草等作物,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地表蒸发,增温保墒,抑制盐分上升,改碱降盐,逐步修复土壤;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行田、沟、渠、林、路综合治理,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地面蒸发,减轻土壤返盐。根据不同区域盐分特点及改良治理措施的差异,全省划分为四个治理区域。1.轻度危害,农艺措施治理区主要包括忻定、晋中盆地的定襄、忻府、孝义、交城、小店、晋源、榆次、太谷、祁县等县(区),该区域灌溉水资源较丰富,水质良好,排水条件好,大部分已有排灌工程,多为中产田。宜采取增施农家肥2吨/亩和过磷酸钙50公斤/亩,同时实施秸秆还田、秋深耕及地膜覆盖等为主的农艺改良措施。2.轻度危害,工程、农艺措施结合治理区主要包括大同、晋中、晋南盆地的广灵、浑源、左云、清徐、尖草坪、尧都、曲沃、闻喜等县(区),该区域水源一般,土质偏粘,排灌设施不完善,产量偏低,部分蔬菜种植区盐渍化有加重趋势。大同盆地宜采取整修排水渠、种植绿肥牧草、施用过磷酸钙50~75公斤/亩、秋深耕等措施,晋中、晋南盆地宜采取完善灌溉系统、增施有机肥2~3吨/亩、测土配方施肥、施用硫酸亚铁50公斤/亩,秸秆还田及地膜覆盖等几项措施。3.中度危害,综合措施配套治理区主要包括大同、忻定、晋中、晋南盆地的怀仁、应县、阳高、天镇、代县、原平、繁峙、新绛、夏县、河津、芮城、侯马、襄汾、洪洞、平遥、介休等县(市、区),该区域水源不足,水质较差,排水困难,产量较低,多数排灌工程不配套或年久失修。应采取整修排水沟、因地制宜实行引洪灌淤或深井灌溉、增施有机肥3吨/亩及粮肥轮作或间作,施用腐殖酸铵类改良剂100~150公斤/亩,并结合平田整地、秸秆还田、秋深耕、地膜覆盖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4.重度危害,综合措施配套开发治理区主要包括大同、晋中、晋南盆地的大同、山阴、朔城、永济、盐湖、汾阳、文水等县(市、区),该区域水质差,排水困难,目前大部分地块农业难以利用。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开挖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引洪灌淤或深井灌溉降低盐碱浓度,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施用泥炭提高土壤抗盐能力,施用脱硫石膏或硫酸亚铁等调节酸碱平衡,同时,结合铲除盐结皮、秋深耕,实行田林沟渠路综合开发治理。编辑:王大伟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