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洪水期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洪水期(flood period)是指在一年内,江河、湖泊中的水位,因受流域上融雪、暴雨等影响而高出洪水位以上的时期。在一年内洪水期的迟早及历时久暂,随地理及气象条件而不同。1

我国东部季风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洪水期也相应出现于夏秋季节。

洪水成因与分类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

洪水按出现地区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河流洪水、海岸洪水和湖泊洪水等。

河流洪水河流洪水根据形成的直接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冰川洪水、溃坝洪水与土体坍滑洪水等。其特点主要表现于具有明显的洪水产流与汇流过程、洪水传播、洪水调蓄与洪水遭遇的问题、洪水挟带泥沙以及洪水周期性与随机性等问题。

海岸洪水主要成因是由大气扰动、天文潮、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因素形成的暴潮所造成,大致可分为天文潮、风暴潮、台风(飓风)、海啸等。

湖泊洪水在中国通江的大型湖泊,长江的洞庭湖、鄱阳湖等兼有河流与海岸洪水的一部分特性。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气象因素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中国大型湖泊多与河流通连,湖面气象因素的影响也明显,湖泊洪水比较强烈。按类型可分为吞吐流与风生流。

洪水危害洪水危害指的是水溢过地面所造成的损害,与氧气有效性质量一节讨沦的土壤内积水不同。洪水危害可以由两种方式引起:积水和流水。

积水(淹没)期引起作物损害如同排水受阻一样,使泎物得不到氧气。流水会把作物冲平或者连根拔起,或者把泥沙盖在作物上。海水引起的洪水泛滥还有盐害。

洪水不仅影响作物,而且损害土壤和土地利用基础设施,例如,水稻田堤岸,小路,简易房屋。

洪水常常发生在河流的洪泛平原,冲积平原以及滨海平原,降雨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易于发生持续几小时或几天大量降雨的地区,以及河流由山区盆地流向平原的地方,诸如此类的洪水危害是由以水文和间接气候为背景的地貌引起。2

洪水的防治洪水防治应树立疏而非堵的理念。此外,洪水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反映,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控制。因此,需要制定有关防洪政策、防洪法、洪水保险和防洪基金等制度,把工程的和非工程的措施结合起来,共同对付洪水灾害和保障社会发展。

防治减缓水旱灾害损失,还应与水土资源综合开发、保持水土、植树造林等结合起来,共同支持再生资源的恢复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总之,防治灾害必须是开发性的防治,开发资源必须是与防治不利影响结合起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