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蝾螺是蝾螺科中最大的一种,属于腹足纲,原始腹足目,蝾螺科。贝壳大,重厚坚固,近球形,壳高165毫米,宽60毫米。螺层约7层,螺旋部锥形,体螺层极膨大。体螺层上具有间隔相等的螺肋三条,其上生有结节,第一螺肋特别粗大并向外扩展将壳面分成上下两部分。生长纹粗糙。壳色暗绿,布有棕色和白色相间的环带数条。壳口宽广,圆形,内面有珍珠光泽。厣大、重厚,石灰貭,内方加厚,外面白色光滑,内面有棕色皮层,有旋纹约5圈,核近内下方。
该种为暖水种,生活在水深约10米左右的岩礁质海底。活动缓慢,贝壳表面常附着有苔藓虫等动物。以海藻为食。有时在胃中也可见到无脊椎动物的碎屑。春、夏季为繁殖旺期,此时可经常在珊瑚礁洞穴中采到幼小个体。1
形态特征贝壳大,质坚厚,周缘近园形,高度和宽度几相等,螺层约6又1/2层,各层宽度增加迅速。螺旋部不高,体螺层极膨涨、缝合线浅。顶部各层壳表光滑、无肋,由第四螺层下部起始,螺层中部表面突出,形成断续的由结节连成的旋形肋。这条肋将壳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壳面呈斜坡状,下部壳面与螺轴几近平行。这条螺肋至体螺层渐变粗大,位于中部靠上方,在体螺层中部向下还有2-3条较细弱的同样旋形肋,体螺层基部向外褶曲,加厚,与内唇相接,构成壳口内下侧的一个耳状突起。生长纹密,有时有褶皱,贝壳表面暗绿色,具有褐色、白色,偶尔有红色相间的带状环纹,壳顶部常染有翠绿色斑纹。壳口大,近圆形,内面银白色,具珍珠光,外唇较薄而脆,易破损,边缘有一很狭的绿色边;内唇极厚,向外下方卷转,厣石灰质,极厚重,圆形,中央部向外凸出,外面白色,内面棕黄色,且具光泽。2
分布范围中国分布中国海南岛南端、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台湾南部。23
世界分布本种为热带性种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岸,如菲律宾群岛,日本奄美大岛,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北部,大堡礁,安达曼群岛,塞舌尔群岛海域。32
生境及习性生活于潮下带数米至数十米的岩石及珊瑚礁的浅海底,在潮间带下区及基准面附近的岩石缝,珊瑚礁的洞穴中常能采到幼小个体,贝壳表面常附着有藤壶、苔藓虫、履螺等动物;2大个体的采获水深达20-30m,喜欢呈散居状态。3
研究信息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在20世纪50年代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新村海域采到5号14个夜光蝾螺标本,以小型居多,以后多次去海南、西沙、南沙采集,从未采获此螺;而熊大仁(1949)则报道了夜光蝾螺在西、南沙的分布,除缺少引证外,熊文描述确切、种名完整,而且绘出此螺的标准形态图,基本上为图谱体式,为分类学参考资料,著者认同其记录。至于为什么从20世纪60年代始至今,一直未采到此螺,著者认为夜光蝾螺是一种强暖水种,生活于典型热带海区或热带海区南部,在台湾南部、菲律宾群岛和马来群岛海域分布广泛而且均甚常见,种群数量也较大,在我国西沙、南沙海域应有分布。由于此螺生态分布的较深性和较分散性,采集很难,因此价格昂贵,一直是近几十年来中外偷猎者的主要目标……这些可能是我们若干年来未见此螺踪迹的原因。3
经济意义观赏价值这种蝾螺体形很大,珍珠层很厚,若将壳皮除去使珍珠层外露,是很美丽的观赏品,壳面还能刻绘出各种花样,成为珍贵的艺术品。2
使用价值壳粉可混入油漆,做为油漆的调合剂,极为贵,肉可食用。2
药用价值化学成分
1. 全螺含蛋白质、脂肪。珊瑚礁区产的夜光蝾螺内脏常含有外因性石房蛤毒素(Saxitoxin),尚含有碘甲基三甲基铵的氯化物;
2. 贝壳含四吡咯生物色素,为甲酯型蝾螺胆蓝素、C37H46O12N4、mp.205一6℃, UV最大吸收378、307mμ,性质与类胆红素、胆绿素相似。含大量碳酸钙、磷酸钙。
药材
石灰质厣入药,名甲香,捕后将厣取下,洗净晒干。
应用
传统医学认为有清湿热、解疮毒、止泻痢的功能。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松波 - 副教授 -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