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袋鼠(Macropus giganteus)体型较小,体毛呈深灰色。主要生活于灌木丛中,以树叶和野菜为主食,也吃草类。结群生活,善于跳跃,在早晨和黄昏活动。
灰袋鼠概述灰袋鼠的形态特征和红大袋鼠相似,体型较小,体长110~130厘米,尾长100~110厘米,体重60~80千克;鼻孔两侧无黑色须痕;体毛呈深灰色。灰袋鼠主要生活于灌木丛中。食物以树叶和野菜为主,也吃草类,但食草量比大赤袋鼠少。其他生活习性和大赤袋鼠相似。它们结群生活,在早晨和黄昏活动。善于跳跃,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一般能跳过7~8米的距离和1.5~1.8米的高度。它们的尾巴用途很大;慢行时,起第“五肢”的作用;跳跃时,则向后伸直,用来平衡身体;遇敌时,又是自卫和进攻的“武器”,如果敌手被它那粗壮有力的尾巴击中,就有致命的危险。灰袋鼠它们无固定繁殖季节,孕期约为1个月,每胎1仔,偶有2仔,但出袋前一般死掉1只。初生幼仔体长2.5厘米,体重约2克,全身裸露,双眼紧闭,未发育完全。出生后它本能地用前肢抓住母兽的腹毛慢慢地爬到育儿袋里。母兽的育儿袋内有四个乳头,幼仔随便叼住其中一个,乳头便有规律地收缩,自动向幼仔嘴里输送乳汁。幼仔半年以后出袋活动,约10个月独立生活,1.5~2岁性成熟。寿命20~22年。灰袋鼠产于澳洲的南部和西部。1
生活地区灰袋鼠喜栖开阔的林地,体态矮胖,灰暗的皮毛长而厚。主要产于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1
生活习性灰大袋鼠只生活在澳大利亚,它们身长可达到2米,尾长可超过1米,体重近200公斤。灰大袋鼠的后腿十分强健,前腿平时着地,奔跑时呈跳跃式。它们一跃能跳12米多,同时向上能达到3米高。通常以时速13公里的速度前进,奔跑时可达到50公里以上。它们的尾巴不仅在奔跑时用来保持平衡和稳定,休息或吃草时还用来是支撑身体。大袋鼠的腹部有一个育儿袋,刚出生的幼崽只有一个手指大,眼睛虽看不到东西,却可本能地钻进育儿袋并准确找到奶头吃奶。它们要在里面生活100天,以后便离开母亲,到外边单独活动,但受到惊吓还要钻回妈妈的育儿带里,约三年左右,才能成年。除灰大袋鼠外,还有红大袋鼠,岩大袋鼠,岩大袋鼠又分东岩大袋鼠、黑岩大袋鼠和羚羊型袋鼠等等。其中岩大袋鼠很适应干旱生活,完全不喝水也至少可以生存14天。1
袋鼠科袋鼠科是个种类繁多的大科,超过50种,包括各种大袋鼠、树袋鼠。大袋鼠分布于澳洲大陆和附近岛屿,是现存体型最大的有袋类,其中大赤袋鼠体重可接近90公斤,大灰袋鼠体重也可接近70公斤,它们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袋鼠,并且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大袋鼠是双足跳跃行走动物的代表,跳跃能力极强,速度很快。树袋鼠起源于路栖的袋鼠,由于适应了树栖生活,体型习性和陆栖的同类有了一定的差别,体型有些似熊,与其他袋鼠相比,前肢较长而后肢较短,和其他袋鼠一样,树袋鼠仍然保留了很强的跳跃能力,可以在树枝间跳跃很远的距离。树袋鼠分布于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及附近岛屿,少数分布于澳洲东北部,生活于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所有的袋鼠都是植食性动物,其中相对比较原始的成员以嫩叶为食,而比较进步的成员则食草。2
形状有袋目的1科。身体的大小差异很大,体长23.5~160厘米;头小,尾长而被毛,基部变粗;后肢比前肢显著强大,前肢具5趾,后肢缺第1趾,第2、3趾小,并由皮层连接在一起,第4趾最长,第5趾次之;雌兽都有很发达的袋囊,内有4个乳头,但通常只有2个有机能。共17属52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及其邻近岛屿。2
生活习性本科动物除1个树栖的属——树袋鼠外,都适应跳跃生活、草食性。由于具有类似反刍的消化方式,能占据对其他大型哺乳动物不利的区域。在繁殖上也有特别的适应:雌兽在袋囊中有了幼仔以后,仍可交配受孕,但受精卵发育到100个细胞阶段就停止发育;如果袋囊中的幼仔死亡,胚胎则继续发育;几周后第2个幼仔又可降生。2
身体概述大袋鼠的脑还很原始,说明在进化上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分布于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由于没有竞争者,故能大量发展起来。皮柔软而坚韧,可制革,有一定的经济价值。2
分群①鼠袋鼠,包括5属,为袋鼠中最小的和最原始的类群。其中,麝袋鼠属后足具有发育良好的第1趾,前肢与后肢接近等长;短鼻袋鼠属、赤鼠袋鼠属、荒漠袋鼠属、长鼻袋鼠属尾短而裸,能缠绕用以携带筑巢的树枝。②兔袋鼠,包括2属,即兔袋鼠属和条纹袋鼠属,它们能在低草中隐藏并适应跳跃生活,与兔类相似。③甲尾袋鼠,包括1属Onychogalea,尾端具1角质距。④树袋鼠,包括1属Dendrolagus,适应树栖生活,前肢再次发展,约与后肢相等。⑤岩袋鼠,包括两属,即岩袋鼠属和小岩袋鼠属。适应岩栖攀爬生活,足垫十分发达。⑥小丛林袋鼠,包括两属,即短尾小丛林袋鼠属和红脚小丛林袋鼠属。喜栖于沼泽地区的草丛、灌丛和密林中。⑦丛林袋鼠,包括1属,为中型袋鼠。较大袋鼠略小。⑧新几内亚林袋鼠,包括两属,即林袋鼠属和山林袋鼠。⑨大袋鼠,包括1属Macropus,是有袋类中的“巨人”,体长可达1.6米,站立时高达2米左右。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谢皓 - 教授 - 北京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