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隐蔽期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疾病的发展阶段

一般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可分以下四个基本阶段。

潜伏期或隐蔽期隐蔽期是指从致病刺激物侵入机体或者对机体发生作用起,到机体出现反应或开始呈现该疾病对应的相关症状时止。在传染病通常称这一阶段为“潜伏期”,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例如,猪瘟是5—8天,猪丹毒平均为3—5天,炭疽是1—5天,破伤风7—15天。但有些疾病,如强烈的机械创伤或电击等,几乎没有潜伏期。在这一阶段中,机体动员保护性装置的作用和致病因素进行斗争,若保护性作用充分时,其后即不致表现出疾病的症状,而且不发病。

前驱期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到主要症状出现前为止称为前驱期或先兆期,在这一阶段中,机体的机能活动和反应性均有所改变,一般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此称为前驱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心脏活动及呼吸机能发生改变、体温升高,负役和生产能力降低等。

在前驱期中,很多疾病虽然不易看到特征性或典型的症状。但这一时期的长短和呈现出的机能变化的某些特点,对于进一步确定机能反应性和病原体的致病力是有帮助的。

显明期这是指紧接前驱期之后,疾病的主要症状或典型症状充分表现出来,由于疾病不同,所表现的特征和持续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在显明期中,不但患病动物抵抗疾病的生理性措施或保护性适应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的损伤也表现得很明显,因此,详细研究这一阶段中病体内机能与代谢的改变和病理形态的变化,对于合理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转归期这一期是指疾病结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有时疾病结束得很快,几乎在数小时或24小时之内所有的症状均告消失,此种情形称为“骤退",有时疾病结束得很缓慢,其症状的强度是逐渐减弱或消失,则称为“渐退”。

在疾病经过中,有时可见疾病症状的加重和各种机能活动障碍更加显著的情况,此称为疾病的“恶化”。若疾病症状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减弱或消失,则称为“减轻"。在同一疾病过程中有的并发与该病没有直接关系的另一疾病,称为“合并症”。例如,患流行性感冒时可以并发肺炎,肺炎就是流感的“合并症”。因为流行性感冒并不一定会引起肺炎的发生,同时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的原因也不尽相同1。

隐蔽期时间长短隐蔽期的长短与人体感染病原体的数量、毒力、病原体种类、毒素产生和播散所需要的时间、人体免疫力等诸多因素有关。病原体的数量多、毒力强、潜伏期就短。不同的传染病的潜伏期也不相同。潜伏期都有最短、最长的时间范围,这是传染病预防检疫的重要依据。

各类肝病的隐蔽期从肝炎病毒入侵人体后,直到临床最初症状出现以前,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性、人体免疫状态不同而长短不一2。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5~45天;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6周至6个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为5~12周,最长可达30周,最短为2周左右;丁型病毒性肝炎的确切潜伏期尚不明确(在医学研究中,有人曾将丁肝病毒阳性血液输给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14天后出现转氨酶增高和类似乙肝的临床表现确定为丁肝潜伏期);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40天左右,最长为60天,最短10天就可发病,比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潜伏期稍短,但比甲型肝炎的潜伏期要长3。

梅毒隐蔽期为什么较长梅毒是螺旋体侵害入体细胞,潜伏期高达20年,此病菌可入血入脑,影响不能说不大;然而,现时人对梅毒没以前那么恐惧,原因是此病有药物可根治,才使大家有这样的错觉。虽然梅毒求医者较少,但不代表此性病的存在率的高低,因此病潜伏期较长,传染了此病也不可知,直至发展到生殖系统器官有损伤才求诊时,可能已是梅毒一期的后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