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结合防治传染病,开展有关的预防注射。1978年开始,对儿童施行计划免疫,是时生物制品的冷藏设备极为薄弱。据1985年基底调查结果,除省卫生防疫站具有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产的普通冷库3台、国产普通冰箱1台、土冰箱80个和村级冰壶3638个外,地、县、乡三级几乎没有疫苗的冷藏设备,更没有冷藏运输设备,严重影响生物制品的效价。当时,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采取接力运送疫苗方法每年每苗次突击接种。因此,儿童预防接种建卡率、接种率和免疫水平均较低。
1982年为了使计划免疫用的疫苗从生产、运输、贮存到现场使用都有冷藏设备,以保证其质量及其效价,提高接种率、降低发病率,保护儿童健康,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商定建立“冷链”合作项目。福建省是我国“冷链”装备五个试点省之一。当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先在建阳、三明、龙岩三个地区的所属县、市和莆田、惠安、南靖等31个县、市近一千万人口地区进行试点。1985年底扩大到全省,并投入全面运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投资54万美元,引进冰排速冻器650台,小型低温冰箱40台,大小冷藏车3辆,汽车27辆和监测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如超速离心机、超净工作台和超低温(-80℃)冰箱等;省、地、县财政采取分级负担的办法,共拨款投资300万元,购置“冷链”配套设备。使省、地均有冷库、冷藏车,县(市、区)有冰排速冻器、冰箱和运输冷藏箱,大部分县(市)配备“冷链”专用汽车,乡有冰箱,村有保冷背包,形成省——地——县——乡——村的完整“冷链”系统1。
各级政府都加强对计划免疫和“冷链”管理工作的领导,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很大支持。各级卫生部门把计划免疫“冷链”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冷链”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同时,积极开展培训,建立管理和专业队伍。1981年以来,省先后出国学习、考察计划免疫“冷链”管理共3人;参加国内学习的共14人次;省为地、县培训了计划免疫“冷链”管理师资共193人次。嗣后层层开展培训,截至1985年底止,全省地、县以下举办培训班共1571期,培训60343人次,培训“冷链”维修队伍6期。全省从事计划免疫、“冷链”管理人员共有26713人。
为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省与各地都先后成立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由卫生、教育、妇联、文化、宣传、新闻等单位的领导人员参加,定期开会通报计划免疫“冷链”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遇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每年4月25日为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各地都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计划免疫对防制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和有关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使群众打消顾虑,按时带小孩到接种点接种,提高了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应用超低温金枪鱼鱼肉是在零下 60 摄氏度超低温冷藏链下加工而成,因其能使鱼的活体细胞膜免遭破坏,尽可能地保持营养和鲜度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了尽可能地保证金枪鱼的鲜度,对加工时间要求非常高。钓上来的金枪鱼,在船上被快速去除内脏、放血、去尾后,需速冻至零下 60摄氏度。 国内超低温冷链缺乏,金枪鱼要回国,超低温冷链便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宁波、上海等地超低温仓储物流项目投入使用,让过去一直“外捕外销”的超低温金枪鱼,慢慢踏上批量“回国”之路。
“零下 60 摄氏度超低温的威力,如果在冷库中不小心用手直接触摸到装载产品的铁架,手指就有可能会冻伤,甚至连皮带肉被处于极低温度下的铁架子‘粘走’。”当地的水产品质量管理部门,要从最初的厂房设计指导、进口设备检验,到生产过程中的严密监管、风险评估和人员培训、健全企业质量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对企业进行帮扶,才能确保出口超低温金枪鱼产品质量安全2。
冷链物流
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目前中国食品年供应量总额在1700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8000亿元美元,年平均增长率在19%。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l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总值至少在100亿美元。一方面,随着市场成熟和发展,冷链物流开始“热”了起来,另一方面,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冷链物流却相对显得有点“冷”1。
目前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欧、美、日等国食品冷藏运输率达80%-90%,东欧国家约50%,而我国只有10%左右。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一些易腐食品售价中甚至有高达7成是用来补偿物流过程中损失的货物价值。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我们必须加紧建设和投资开发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普及卓有成效的全国性冷藏供应链配送网络系统,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冷链物流的软件优化,提升利润水平,减少相应损耗,避免浪费,进而间接推动配送产品产值的提升,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升级。 我国的现代物流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发展而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市场日益细分,冷链物流正是一种专业化的物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