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波长比一般的电视的波长短些,由于它的穿透性较强不能被电离层反射又容易被地面吸收,故只能直线传播传播距离只有几十千米至一百多千米,所以像手机的通信就要靠基站来维持。
概述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微波通讯已经成为国家通讯的主要手段,不仅可以保证通讯质量,还可以进行远距离精准传输。经过分析发现,我国新型微波技术的频段主要是L、S、X、C等频段。K频段前阶段仍处于开发和研究阶段,还没有正式投人使用。
微波通讯和传统通讯方式具有很大差异,由于具有其具有传输容量大、频带宽、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应用到各种电信业务的传输中,如电话、传真等。除此之外,微波通讯技术还具有抗洪、抗灾等功能,简而言之,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微波通讯依然可以准确的发出信息并进行报警,同时还不会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产生通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通讯传输质量。虽然微波通讯具有以上优点,但是由于它的波长比较短,微波频率较高,所以在传输过程中,与光传输具有一定的特性,均可以进行直线传播,但是一旦受到传输阻碍,微波传输就会中断。所以微波通讯传输的时候,主要传播方式为视距传输。如果不在视距范围内,就会进行中继转发传输。进行微波通讯传输的时候,如果同一微波电路不能在同一频率传输,就必须实施无线管理监管,保证微波传输正常进展。
除了以上影响微波通讯因素外,直线传播特性也是影响微波传输的直接原因,微波传输中必须保证光束不受高楼等建筑物阻碍的影响。所以,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建设的时候,必须对通讯方面的因素的进行考虑,有效的规划城市建设,保证微波通讯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障碍物的影响,实现传输畅通传输。1
工作原理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
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
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共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
一般说来,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1
使用设备微波站的设备包括天线、收发信机、调制器、多路复用设备以及电源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为了把电波聚集起来成为波束,送至远方,一般都采用抛物面天线,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传送距离。多个收发信机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天线而互不干扰,我国现用微波系统在同一频段同一方向可以有六收六发同时工作,也可有八收八发同时工作以增加微波电路的总体容量。多路复用设备有模拟和数字之分。模拟微波系统每个收发信机可以工作于60路、960路、1800路或2700路通信,可用于不同容量等级的微波电路。数字微波系统应用数字复用设备以30路电话按时分复用原理组成一次群,进而可组成二次群120路、三次群480路、四次群1920路,并经过数字调制器调制于发射机上,在接收端经数字解调器还原成多路电话。最新的微波通信设备,其数字系列标准与光纤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完全一致,称为SDH微波。这种新的微波设备在一条电路上八个束波可以同时传送三万多路数字电话电路(2.4Gbit/s)。2
用途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2
特征1、适合通过信道实现无障碍传输。
2、提供良好的带宽。
3、根据选择的频率不同将会不同程度受到雨雪、蒸汽、灰尘、云、雾的影响 (参看雨衰减)。1
应用发展这些年来我国开发成功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心站采用全向天线向四周发射,在周围50公里以内,可以有多个点放置用户站,从用户站再分出多路电话分别接至各用户使用。其总体容量有100线、500线和1000线等不同的容量的设备,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这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对分散的居民点也十分合用,较为经济。
微波通信还有“对流层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信”等,是利用高层大气的不均匀性或流星的余迹对电波的散射作用而达到超过视距的通信,这些系统,在我国应用较少。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伟 - 副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