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伏矿床(Concealed deposit)是指在地表很难找到任何找矿标志、矿化信息、控矿因素,或被成矿后的沉积物、熔岩所掩盖,或由后期构造作用而错断掩埋,或自身在深部环境形成所致而形成的矿床。
简介国内外学者对隐伏矿床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最初是指地表无露头的矿体,与露天矿相对,是随着地表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和找矿重点转向深部探寻这一形势而提出。池三川(1988)认为隐伏矿床是埋藏于基岩中受到或未受到现代切割作用、沉积物覆盖的所有矿床(体)。1
特点隐伏矿床具有隐伏性,决定了勘查技术的间接性、高风险、高难度。应多运用地化地物多元技术方法,转变传统的找矿观念;在成矿预测理论指导下,运用有效的预测方法和技术,预测隐伏矿床,提高准确性、降低风险;在3S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借鉴经济领域的大数据模式,重新认识、总结和探索隐伏矿床预测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与大数据间的契合点,对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分类国内外对隐伏矿床(体)的分类尚不统一。国外流行的两种,一种是按矿床实际出露的情况提出隐(盲)矿床的四分法:覆盖矿床、掩埋矿床、掩覆矿床、隐伏或盲矿床;另一种是美国学者Peters(1976)按矿床成因类型的五分法:盲矿体、淋滤矿体、分带矿体、削蚀矿体、被隐蔽矿体。国内的有关分类,施道林(1987)的三分法:假隐伏矿、似隐伏矿、真隐伏矿;池三川(1988)按埋藏方式提出分类四分法:盲矿体、覆盖盲矿体、埋藏矿体、埋藏盲矿体;梅燕雄(1995)按矿床自身的综合特征提出的五分法:准隐伏矿床、半隐伏矿床、覆盖矿床、隐蔽矿床、盲矿床;刘家远(2002):按矿床成矿后的变迁特征进行三分法:隐伏矿床、覆盖矿床、半隐伏矿床。3
研究意义在出露矿、浅表矿找矿时期,由于找矿方法与技术的成熟,各学科只要遵照找矿规范行事,就能找到矿床,找矿犹为工业产品的“生产”,因此找矿关注的重点是野外实物工作量与山地工程量,投入越大,找矿越多。隐伏矿找矿最大的不同,是失去了直接信息,当浅部成矿环境与深部不同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测都失去了前提;找矿往往是在缺乏矿产信息,甚至单凭一些设想或直觉开始的,隐伏矿找矿更像是一项科学研究,即对设想进行求证。显然,这是一项高风险、高投资的项目,据国外初步统计,发现一个隐伏的贱金属矿床的投资,比发现一个出露、浅表的贵金属矿床高达 10倍以上。为了避免高风险带来的巨大的损失,找矿投资的注意力,由原先的工作量、工程量转向找矿思路的科学性,投入方法与工作量的合理性,探测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实效性,以及布钻验证的目的性等,重大技术环节的把握与环节的转换。隐伏矿找矿将从个人找矿、单学科找矿,转向多学科互补、合作的整体找矿,由于找矿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隐伏矿找矿队伍的体制、机制、管理与人才需要等方面,必将发生重大的变革。2
矿床预测理论一般认为隐伏矿床预测是一项晚于通常意义上的成矿预测之后开展起来的成矿预测,是成矿预测基础理论的一部分。成矿预测理论是隐伏矿床预测的指导理论,在隐伏矿床勘查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新的图件处理与存储软件将过去的纸质基础地质图件进行矢量化集成,形成基础地质大数据,可宏观地研究不同尺度的地质单元以及相同地质单元上不同地物化遥数据特征,也可被应用于大范围内成矿带整体研究来寻找遗漏或外推未被发现的成矿远景区,使得大数据成矿预测成为一种趋势。可依据全球不同矿种的储量数据汇总形成储量大数据, 对大型超大型矿床提出新认识,并依据大数据划分不同的成矿带和成矿域。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屈明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