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花岗伟晶岩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花岗伟晶岩(Granite pegmatite)是伟晶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大。

特点花岗伟晶岩是成分与花岗岩相当的浅成岩,常呈脉状、有时呈团块状产出。以晶粒巨大为特征。矿物成分除与花岗岩所固有的成分相同外,还经常伴生出现黄玉、绿柱石、电气石等稀有元素的矿物。

矿物组成花岗伟晶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不同之处是暗色矿物含量较少,而富含带有挥发成分或稀有元素的矿物,如白云母、黄玉、电气石、绿柱石等。

矿物颗粒粗大;有时具有石英和长石穿插形成的文象结构。1

成因与分布花岗伟晶岩的成因一般认为是岩浆活动后期,含有挥发成分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围岩形成;但也有人认为是花岗岩受到热液交代作用而变质形成。

通常以脉体和透镜体产于母岩及其围岩中。可成为长石、云母、宝石或稀有元素矿床。1

区分花岗伟晶岩和稀有金属花岗岩在岩石成分、矿物组成、垂向分带和稀有元素矿化等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相似性或一致性。但也有些不尽相似之处,例如在云母变化方面,对伟晶岩体系来说,从黑云母变到白云母,往往经过二云母,而不出现黑鳞云母、铁锂云母。而在白云母之后,可以演化到锂云母。这就是说,早期为第1类变化,晚期可转为第2类变化。2

明显不同之处,显然在于产状和结晶粒度上。稀有金属花岗岩往往呈小岩株状,形成于岩体的顶部凸起部位,而花岗伟晶岩则成岩脉(透镜体、囊体)群产出。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形成深度比花岗伟晶岩脉群的浅。2

内部分带花岗伟晶岩内部常具带状构造,也可以说具有内部分带性。这表现为从脉的边缘到核心,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带:

(1)边缘带:细晶岩带。厚度较薄,且不连续。由石英、斜长石、云母组成,微斜长石含量少。

(2)外侧带:粗粒一伟晶花岗岩带。品粒向内变粗,微斜长石含量增加,厚度较大。

(3)幼中间带:可出现文象结构(由微斜长石和石英共结而成)。微斜长石占优势,成块体状巨晶。

(4)内核:主要为石英块体,又称石英核。

以上的内部分带,往往见于透镜状伟晶岩体的膨大部位,而其周边减薄部位,则以外侧带为主,往往缺失中间带及内核。2

矿产资源花岗伟晶岩常常富集着锂、铍、铌、钽、铷、铯、铪、锆、铀、钍、稀土、钪、铊、锡等多种有用元素,而且还是工业白云母的主要来源。解放后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短短二十多年内,不仅找到了很多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而且还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并结合一些伟晶岩工作区的实际资料,可以讨论分析花岗伟晶岩的成因,并从花岗伟晶岩的形成过程及稀有金属在伟晶作用过程中的演化规律性出发,对花岗伟晶岩进行较合理的分类。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屈明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